时间: 2025-04-26 02:57:3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10:49:21
“身心交瘁”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身体和心灵都疲惫不堪”。它用来形容一个人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劳累和精神压力后,感到极度疲惫,身心俱疲,通常用于表达一种痛苦和无力的状态。
“身心交瘁”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出处,但其构成的字词在古代文学中经常出现。身和心分别代表身体和精神,两者的结合强调了整体的疲惫状态。古人常常将身体和心灵视为一个整体,这种观点在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该成语常用于描述因工作、学习或生活压力而导致的身心疲惫的状态,适合在以下场景中使用:
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快节奏的生活和高压力的工作环境中,“身心交瘁”这一状态越来越普遍。它引发了人们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并促使社会对工作与生活平衡的重视。该成语在现代文化中不仅反映了个人的疲惫,更是社会对压力的集体反应。
“身心交瘁”往往带给人一种无助和压抑的情感联想,表明一种被压力压垮的状态。这种情感可能引发共鸣,促使人们关注自身的身心健康。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经历过一段时间的“身心交瘁”。那时由于学业压力和兼职工作,我常常感到精疲力竭,甚至注意力无法集中。通过调整作息和寻求朋友的支持,我逐渐走出了这种状态。
在一首小诗中,我可以这样表达:
日夜奔波不觉间,
身心交瘁梦难圆。
但愿明朝花更艳,
重拾心力与天缘。
这首诗通过描绘身心交瘁的状态,表达了希望和重生的愿望。
在英语中,“exhausted”或“burned out”可以与“身心交瘁”相提并论。虽然表达的方式不同,但在两种文化中,身心疲惫的感受和对心理健康的关注是相似的。
通过对“身心交瘁”的学习,我更加理解了身体与心理的密切关系,以及在现代生活中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性。这个成语提醒我在追求目标时,也要关注自身的状态,以免陷入疲惫的境地。
王朔《动物凶猛》:“这种~的想入非非搞得我~,常常睡了一夜起来仍没精打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