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8:17:2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7:36:07
“自贻伊戚”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自己给自己带来伤害和烦恼。其基本含义是指因自己的行为或决策而导致的不良后果,强调自我造成的困境。
“自贻伊戚”源自《左传》,原文出现在《左传·昭公二十年》中,描述了一个因自作自受而痛苦的情境。这个成语的使用,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个人行为后果的重视,强调了个人责任感和自我约束的重要性。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的行为往往被视为影响整体和谐的重要因素。“自贻伊戚”在现代社会中依然适用,尤其在强调个人责任、诚信和自我约束的背景下,提醒人们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该成语通常带有负面情感,令人联想到因自己的错误选择而感到懊悔和痛苦的情景。在思维和表达上,使用这个成语时往往会引起对自我反省和责任感的重视。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因工作压力而选择加班,忽视了与家人的交流,结果不仅影响了家庭关系,也让我感到孤独和疲惫,这让我意识到“自贻伊戚”的道理:过于关注工作而忽视其他重要方面,最终只会自找麻烦。
在一首诗中,我可以这样使用“自贻伊戚”:
月明点滴窗前影,
心中烦恼自贻戚。
若问何以忧无尽,
惟有自省方可宁。
这段诗描绘了因内心烦恼而带来的自我痛苦,呼应了成语的含义。
在英语中,可以用“to bring trouble upon oneself”来表达类似的意思。虽然具体的文化背景和表达方式有所不同,但都强调了个人行为与后果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自贻伊戚”的学*,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个人责任和行为后果的重要性。这不仅有助于我在语言表达上运用这一成语,也让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自觉地反思自己的选择,提高决策的理性。
心之忧矣,自诒伊戚。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一首诗描写一个因公外出办事的官员恋家的故事:他在二月份被派往西方处理政事,在遥远的地方心里老是惦记家乡的亲人,从播种时节一直忙到收获季节还不能回家,心里堆积着无限的烦恼
审得甄廷诏误用药而死于淫,春花婢醉汇事而死于悔,皆~,无为可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