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3:21:1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7:36:16
“自贻伊咎”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自我招致其咎”,即自作自受。它表达的是一个人由于自己的错误或愚蠢行为而导致的后果,强调了个人对自己所犯错误的责任。
该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原文为“自贻伊咎,亦非无以。”这句话的背景涉及到古代的政治和战争,表达的是在权力斗争中,由于个人的失误或错误决策而招致的后果。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个人行为及其后果的重视。
“自贻伊咎”可以在多种场合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因果法则,个人的行为与其后果密切相关。“自贻伊咎”体现了这一思想,提醒人们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在现代社会中,这一成语依然适用,尤其在职场和人际关系中,强调个人的责任感与自我反省。
使用“自贻伊咎”时,常常伴随着一种警示的情感,提醒人们要谨慎行事。它让我联想到许多因冲动或错误判断而导致的后果,强调了对个人行为的反思和责任感。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因为未能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导致了经济损失,事后我意识到这是我“自贻伊咎”。这让我明白了在做决策时必须更加谨慎和细致。
在一次聚会上,我写了一首小诗,尝试融入“自贻伊咎”:
月下独酌影如影,
决策失误怨自生。
自贻伊咎心难释,
今后步步需谨慎。
在英语中,有类似于“you reap what you sow”(你种下什么就收获什么)的表达,强调个人行为与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这些表达在不同文化中都有其独特的背景,虽然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核心思想相似。
通过对“自贻伊咎”的学,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个人行为对结果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还增强了我在沟通中对责任与后果的思考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时常提醒自己和他人,要对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负责,从而形成更为积极的生活态度。
欲因循故事,坐膺天禄,其事不成,自贻伊咎。
况杜亚薄知经籍,素懵文辞,李翰虽以辞藻擢第,不以书判擅名,不慎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