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8:33:3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4:38:35
“养痈贻患”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养活毒瘤,导致祸患”。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对潜在的危险或问题不加以制止,反而让其滋生、发展,从而在未来造成严重的后果。
“养痈贻患”出自《后汉书·光武帝纪》。其中提到一个故事:东汉光武帝刘秀在一次对待叛乱的决策中,曾经提到“养痈贻患”的道理,强调了处理隐患的重要性。这一成语由此延续下来,用以告诫人们要及时解决问题,以免后患无穷。
“养痈贻患”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重视“未雨绸缪”的智慧。养痈贻患的概念在现代社会同样适用,尤其是在管理、教育和心理健康等领域,强调早期介入和问题解决的重要性。
“养痈贻患”让我联想到生活中的各种隐患,比如家庭关系、工作压力等。如果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往往会演变成更大的麻烦。这种情感提醒我在面对挑战时要积极应对,而不是选择逃避。
我曾在工作中遇到过一个项目若不及时调整方向,可能导致团队资源浪费的情况。通过及时沟通与调整,我意识到这正是“养痈贻患”的反面,最终成功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
在一个故事中,可以描述一个城镇因忽视小盗贼的出现,最终导致了***的社会动荡。故事的结尾可以用“养痈贻患”的教训来总结,警示人们要正视身边的小问题。
在英语中,有类似的表达,比如“let a sleeping dog lie”,意为不去触碰可能引发麻烦的事物。这显示了不同文化中对潜在问题的处理态度。
通过对“养痈贻患”的深入理解,我认识到及时解决问题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在生活中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使我在面对困扰时更加积极主动。
博善化之虚名,溃败决裂乃至此。养痈贻患,我之谓也夫!
《资治通鉴·唐纪》:“养痈贻患,不治将益深。”
《后汉书·方术列传》:“养痈贻患,不治将自毙。”
《汉书·艺文志》:“养痈贻患,不治将益深。”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养痈贻患,不治将自毙。”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养痈贻患,不治将益深。”
我们不能~,应当当机立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