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14:3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9:17:13
“视若无睹”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看起来就像没有看到一样”。它的基本含义是形容对某事物置若罔闻,故意不去注意或忽视。
“视若无睹”出自《史记·平原君赵胜传》,原文为“视之若无”,意指看见却像没看到一样。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人对待某些事物的态度,也揭示了社会中人们有时对不公正现象或不适情况的无视。
“视若无睹”可以用于多种场合,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视若无睹”在**文化中常常用来批评对社会不公、弱势群体或环境问题的冷漠态度。在现代社会,这种冷漠可能导致更多的社会问题,因此该成语在当今语境中具有重要的警示意义。
这个成语常常带有负面情感,令人联想到对他人苦恼的无情和社会冷漠。它促使人们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在某些情况下选择了视而不见。
在生活中,我曾目睹一位老人摔倒在街头,周围的人行色匆匆,几乎没有人停下帮助。这一幕让我深感震惊,真切体验到“视若无睹”的含义。之后,我在遇到类似情况时,会尽量伸出援手,不再选择无视。
在一个寒冷的冬夜,城市的街道空荡荡的,灯光微弱。一位流浪汉蜷缩在角落,周围的人们如同幽灵般走过,视若无睹,仿佛他只是街道上的一部分,静静等待着失去的温暖。
在英语中,有类似的表达,如“turn a blind eye”,意为“故意忽视”。这种表达同样传达了对问题的漠视,体现了跨文化中对社会问题的共同关注。
通过对“视若无睹”的深入分析,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是语言学*的一部分,它反映了社会责任感和人性关怀。在日常交流中,适当地使用这个成语,可以更有效地表达对某些现象的不满和批评,也提醒自己不应对周围的困境视而不见。
是以有力者遇之,熟视之若无睹也。
对敌人采用的反动的新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