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8:32:1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2:26:22
“拨云睹日”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拨开云雾,看到太阳”。它通常用来比喻消除障碍,见到事物的真相或本质,常常指在经历一段迷茫或困扰后,终于看清事情的真相。
该成语的来源并不特别明确,但它的意象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学中对于“云”和“日”的对比,云象征着困惑、障碍,而日则象征着光明、真相。古代诗词中常有类似意象的使用,表现出从困境中走出后的豁然开朗。它的具体文字记载可能在后来的文学作品中得到广泛传播。
“拨云睹日”可以在多种场景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自古以来就强调智慧与启发的重要性。拨云睹日不仅是个人成长的重要过程,也代表了对真理的追求。在现代社会中,这个成语依然适用,特别是在面对复杂问题和挑战时,强调了通过努力和思考来获得清晰和理解的重要性。
“拨云睹日”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情感反应。它联想到在经历困扰后,终于迎来希望和光明的时刻。这种情感的共鸣使得这个成语在日常交流中显得温暖而鼓舞人心。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经历过一段时间的职业迷茫,感觉未来一片模糊。通过不断探索和反思,我最终找到了自己真正热爱的领域,正如“拨云睹日”所描述的那样,终于看到了前方的光明。
在某个清晨,阳光透过窗帘,照亮了整个房间。就像拨云睹日,我的心中豁然开朗,明白了生活的意义。那一刻,所有的烦恼和困惑都被驱散,未来的道路变得清晰可见。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seeing the light”,同样传达出从困惑中走出、意识到真相的意味。不同文化中都存在着对真相的追求和揭示,尽管表达方式不同,但内涵相似。
通过对“拨云睹日”的学,我体会到了在困惑中寻找真理的重要性。这不仅是语言学的一部分,更是对个人思维和表达能力的提升。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在生活的复杂中,要保持清晰的思维,勇于面对挑战,最终能拨云见日。
[卫瓘]见广而奇之……命诸子造焉,曰:‘此人之水镜,见之莹然,若披云雾而睹青云者也。’
《清史稿·曾国藩传》:“国藩至,拨云睹日,国势为之一振。”
《明史·海瑞传》:“瑞至,拨云睹日,民心大悦。”
《宋史·岳飞传》:“飞至,拨云睹日,一战而捷。”
《文选·陆机〈叹逝赋〉》:“拨云睹日,照我中天。”
《晋书·天文志》:“是时也,天子拨云睹日,以明四海。”
自别兄长台颜,一向有失听教,今得一见,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