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52:2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10:21:31
“贻人口实”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为“留下给人嘴实”,意指给别人留下话柄或把柄,通常是指因言行不当而被他人抓住把柄,从而受到指责或批评。
这个成语源于古代文学,最早可以追溯到《后汉书》。在该书中,有关于贻(遗)人以口实的记载,形象地表达了因言辞不慎而导致的后果。该成语反映了古代社会对言行举止的重视,尤其是在政治和人际交往中的影响。
“贻人口实”可以用于多种场合: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言语被视为一种具有强大力量的工具。一个人的言辞不仅反映其个人修养,也与社会交往密切相关。“贻人口实”提醒人们在言语上谨慎,以免被他人利用,反映了古代社会对言行的重视。
该成语常常让我联想到在社交场合中说错话的尴尬情形,以及由此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和误解。它让我意识到,在与人沟通时,言辞的谨慎与周到是多么重要。
在工作中,我曾因一次不慎的言论而被同事误解,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矛盾。事后,我深刻体会到“贻人口实”的教训,从此在与人交流时更加小心翼翼,避免使用模棱两可或易引发误解的表述。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贻人口实”:
言辞轻忽似风飘,
贻人口实留恨苗。
一语成谶惹人怨,
谨慎言行莫相谣。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是“give someone ammunition”,意指给某人提供攻击的理由或机会。两者都强调了言辞的潜在后果,但在使用场景和文化背景上有所不同。
通过对“贻人口实”的学,我意识到言辞在沟通中的重要性,以及在表达观点时应考虑的细致入微。它不仅是语言学的一部分,也是人际交往中不可忽视的细节。在未来的交流中,我将更加注重自己的言辞,力求避免“贻人口实”的情况发生。
若能相与有成,将来为人传诵,则后来人人发愤向学,其父母亦尊师重傅;倘不能有成,后来反贻他人口实。
世续知其隐,言于光绪帝,谓庆宽为醇贤亲王赏识之人,父功之,子罪之,未免~。(清·李宝嘉《南亭笔记》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