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9:10:4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10:21:58
“贻笑千秋”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留给后人以笑料”,即由于自己的愚蠢或失误而让后人感到可笑。它通常用来形容某种行为或言论引起别人的嘲笑,且这种影响是长久的,能够传承下来。
“贻笑千秋”出自唐代文学家白居易的《新乐府·卖炭翁》。其中有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欲出售。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块”,表达了卖炭翁的悲惨境遇。成语的形成与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和对人性愚昧的反思有密切关系。
“贻笑千秋”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成语通常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贻笑千秋”反映了古人对言行举止的重视,强调谨言慎行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依然适用,尤其是在社交媒体盛行的时代,言论的影响力愈发显著。
“贻笑千秋”让我联想到许多生活中的小插曲,例如朋友间的玩笑和课堂上的意外发言。这种情感既有幽默感,又带有些许反思,提醒我们在言行上要更加小心,避免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尴尬的后果。
我曾经在一次团队讨论中,因一时兴起提出了一个很荒谬的想法,结果引发全场哄笑,后来这件事成了团队的笑谈。虽然当时我有些尴尬,但我也意识到,这在某种程度上增进了团队的亲密感。
他在舞台上的表现,就像是一位贻笑千秋的喜剧演员,尽管观众都被逗乐了,但他自己却在台下感到无限的羞愧。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to be the laughing stock”,用来形容一个人因为某些愚蠢的行为而被他人嘲笑。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核心意义相似,都是对愚蠢行为的批评。
通过对“贻笑千秋”的学*,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言行的影响力。在日常交流中,适当地运用成语不仅能够增加表达的丰富性,还能帮助我更好地传达情感和观点。这个成语让我意识到,幽默虽然重要,但谨言慎行同样不可忽视。
不然,则流遁忘反,为风波之行,自驱以物,自诳以伪,外眩嚣华,内丧道实,以矜尚夺其真主,以尘垢翳其天正,贻笑千载,可不慎欤!
到底甘尽苦来,一身不保,落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