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6:06:1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11:31:11
“通文达理”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通达文字,理解道理”。其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能够理解和分析事物的道理,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聪明、理智、明白事理,能够顺畅地交流和沟通。
“通文达理”这个成语的具体来源并不明确,但可以推测其形成与**传统文化中对“文”和“理”的重视有关。在古代,文指的是文化、文字,理则指的是道理、法则。因此,通文达理的思想反映了古人对智慧和文化修养的追求,强调知识与道理相结合的价值。
“通文达理”可以在多种语境下使用,如:
同义成语:明理、懂事、通情达理
反义成语:无知无识、愚不可及、昧于事理
在**传统文化中,文人被视为社会的中坚力量,通文达理意味着一个人具备高尚的品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适用,强调知识和理解的重要性,同时也体现出对理性思维的推崇。
“通文达理”这个成语带给我的情感反应是对智慧和理性的向往。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关键时刻能够做出理智决策的人,提醒我在生活中也要不断学*,提升自己的素养和判断力。
在我日常生活中,我常常会在学*和工作中遇到需要通文达理的情境。例如,在团队合作时,能通文达理的成员往往能够有效地沟通,解决争议,达成共识。这让我意识到,不仅要积累知识,更要懂得如何运用这些知识。
在某个故事中,我可以这样描述一个角色:“她是一位通文达理的智者,总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真理的光辉,指引迷失者的方向。”
在英语中,类似于“通文达理”的表达可以是“knowledgeable and sensible”。这些表达同样强调智慧与理性的结合,但在不同文化中可能对“智慧”的定义和重视程度有所不同。
通过对“通文达理”的学,我深刻认识到知识与理解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能够恰当地使用这个成语,不仅能够增强我的表达能力,还能够体现出我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理解。在今后的学*和生活中,我会更加重视自己的文化修养和理性思考。
周员外,依你这许多通文达理,我道为些什么,不过要我替丈夫娶妾么!
叶圣陶《城中》:“~的父兄们便这么说:‘就是天下的学堂全都关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