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1:12:2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11:30:57
“通才练识”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一个人既具备广泛的知识和技能(通才),又具备深厚的实践经验和洞察力(练识)。它强调了知识的广博与实际能力的结合,体现了一个人在某个领域内的全面素养和深度理解。
“通才”强调的是知识的广泛性,而“练识”则更侧重于实践经验和深刻的理解。这一成语的具体历史来源并不明确,但可以推测其形成与**古代对人才的重视有关,尤其是在科举制和儒家文化影响下,强调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价值。
在不同的语境中,“通才练识”可以用于: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通才练识被视为理想的人才标准,尤其是在儒家思想中,强调文德和才识的统一。在现代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通才练识的概念变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在跨领域合作和创新能力要求较高的环境中。
“通才练识”让我想到的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完美人选,能够在多种领域中游刃有余。这种成就感和能力的联结让我对自己的学*和成长有了更高的期许,也激励我去追求更广泛的知识和实践。
在我的学*过程中,我曾遇到过一位老师,她不仅在学术上有深厚的造诣,还在生活中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她的“通才练识”让我深刻理解到,知识与实践的结合能带来更深刻的启发和成长。
在一首诗中,我可以这样表达:
千卷书中寻真谛,
通才练识映心扉。
广博天地皆可鉴,
细腻人生任翱飞。
在英语中,可以用“well-rounded”来表达类似的概念,强调一个人在多方面都有所发展。然而,中文的“通才练识”更加强调知识与实践的结合,体现出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通过对“通才练识”的学*,我认识到在当今社会,全面发展和多元能力的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激励我在生活中不断追求知识和实践的结合,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夫其通才练识,赡学多闻,翰墨之工,文章之美,皆忘其所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