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3:16:2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1:39:00
成语“毁舟为杕”的字面意思是:毁坏船只以便制作杕(即竹子或竹子的一种)。其基本含义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不惜牺牲原有的基础,甚至是重要的工具或资源。
此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典故,主要与古代文化中人们在面对困境时的选择有关。它常常用来形容某些人为了追求某种理想或目标,放弃原有的保障和基础,虽有一定的决心,但也可能带有盲目的成分。
“毁舟为杕”可以用于多种场景: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成语往往反映出对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思考。“毁舟为杕”所传达的意义在现代社会依然适用。尤其在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许多人往往为了追求短期利益而放弃长期的稳定和发展。
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冒险与牺牲的双重性。尽管有时为了追求梦想而付出代价是值得的,但也可能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这种复杂的情感反映了人们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曾经因为想要追求更高的学位,选择了辞去工作,结果造成了经济上的压力。这让我深刻体会到“毁舟为杕”的后果,反思自己在追求理想时是否考虑到了基础的稳定性。
在某个故事中,我可以描写一个年轻的艺术家,为了追求自己的艺术梦想,毅然决定卖掉自己的房子和车子,最终在一个小村庄中生活,创作出了一系列震撼人心的作品。然而,他也失去了与家人和朋友的联系,感到孤独。
在英文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burning bridges”,意指在追求新目标时,彻底断绝与过去的联系。这个表达也传达了相似的含义,但文化背景和情境略有不同。
通过对“毁舟为杕”的全面分析,我意识到这个成语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反映了人生的决策与选择,也提醒我们在追求目标时要理智,珍惜已有的基础。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有助于我在沟通中更准确地表达复杂的情感与思考。
心所说,毁舟为杕;心所欲,毁钟为铎。
《淮南子·人间训》:“毁舟为杕,以示不返。”
《吕氏春秋·贵因》:“毁舟为杕,以示决心。”
《战国策·齐策一》:“毁舟为杕,以示不归。”
《史记·齐太公世家》:“毁舟为杕,以示必死。”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毁舟为杕,以示不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