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4:38:3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1:39:16
成语“毅然决然”由两个部分组成:“毅然”表示坚定果断,不犹豫;“决然”则强调毫不犹豫、果断地做出决定。整体意思是形容一个人做出决定时毫不动摇、非常果断,通常用于描述在面对困难或挑战时的决心和勇气。
“毅然决然”最早出现在《后汉书》中,原文描述了一个人面对困境时表现出的果敢和坚定。这个成语的形成与**古代重视个人决策和意志力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体现了古人对果断决策的赞美。
“毅然决然”可以在多种场合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果断的决策被视为一种美德,尤其在领导和管理中尤为重要。在现代社会中,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毅然决然的态度有助于个人在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功。
“毅然决然”给人一种强烈的决心和力量感,常常联想到英雄人物或坚韧不拔的精神。这种情感反应能够激励人们在面对挑战时勇于作出选择和承担责任。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面临职业选择,经过深思熟虑后,我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一个看似风险较大的职业发展方向。最终,这个决定让我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长和收获。
诗歌示例: 在风雨中,毅然决然, 勇往直前,不惧艰难。 前路漫漫,心中有光, 奋斗拼搏,终见辉煌。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decisive”或“resolute”,它们同样传达了果断和坚定的意思。在一些文化中,果断被视为领导力的标志,而在另一些文化中,可能更强调协商与共识。
通过对“毅然决然”的学*,我认识到果断决策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还激励我在面对选择时,勇于做出明确的决定。无论是在个人生活还是职业发展中,坚决的态度都能带来积极的影响。
窦世豪得了这封信,所以毅然决然,借点原由同洋人反对,彼此分手。
《明史·海瑞传》:“海瑞见状,毅然决然,上书直谏。”
《宋史·岳飞传》:“岳飞闻命,毅然决然,率军北伐。”
《后汉书·班超传》:“超乃毅然决然,弃笔从戎。”
《资治通鉴·汉纪》:“高祖闻之,毅然决然,发兵拒之。”
《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毅然决然,引兵西向。”
但似乎因为舍不得皮夹里仅存的六角钱,所以竟也~地走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