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9:55:3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1:39:00
成语“毁车杀马”字面意思是毁坏车辆和杀死马匹。它在古代军事中常用来形容彻底破坏敌方的交通工具和战争资源,进而削弱敌方的战斗力。引申义为采取极端手段来消灭敌人或摧毁敌方的力量。
“毁车杀马”出自《史记·李斯列传》,描述的是李斯与秦始皇的关系和秦国的征伐策略。在古代战争中,敌方的马匹和车辆是重要的战斗资源,摧毁这些资源可以对敌方造成致命的打击。因此,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战争中对敌人资源的极端破坏。
“毁车杀马”可以用于文学作品中,表现战争的残酷和无情;在日常对话中用于比喻某些人或行为采取极端手段来消灭对手;在演讲中则可用于强调在竞争中采取彻底措施的重要性。
在古代**,战争频繁,成语“毁车杀马”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战争文化和生存智慧。现代社会虽然不再以战争为主,但在商业竞争、职场斗争中,类似的极端手段依然存在。因此,该成语在现代社会中仍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和警示意义。
“毁车杀马”带给我一种强烈的冲突感和悲剧感,联想到战争带来的破坏和无辜生命的牺牲。这种强烈的情感在表达时,可以增强语言的力度,使听者感受到事态的严重性。
在工作中,我曾见证一位同事在项目竞争中对手采取了毁车杀马的策略,导致了对方团队的崩溃。这让我意识到,在职场中,虽然竞争激烈,但过于极端的手段可能会适得其反,影响自身形象。
在一首关于战争的诗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毁车杀马”:
战火纷飞夜未央,
毁车杀马恨无疆。
英雄泪洒沙场路,
何处归途唯惆怅。
通过这样的方式,我能够展现出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挣扎。
在英语中,可以用“scorched earth tactics”来表达类似的意思,指的是在战争中采取的彻底破坏敌方资源的策略。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本质上反映出的都是战争带来的毁灭性影响。
通过对“毁车杀马”的学*和分析,我深刻体会到这一成语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它不仅是对战争策略的一种描述,更是对极端行为的警示。在日常交流中,适时使用这样的成语,可以增强表达的力度和深度,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复杂的情感和道德取向。
元晦虽有毁车杀马之说,然势恐不容不一出也。
《资治通鉴·汉纪五十六》:“绍乃毁车杀马,以示不与为敌。”
《后汉书·袁绍传》:“绍乃毁车杀马,以示不与为敌。”
《汉书·王莽传下》:“莽乃毁车杀马,以示不复用。”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乃毁车杀马,以示不反。”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毁车杀马,以示不归。”
汉朝时期,冯良30岁时担任尉从佐,他讨厌为官被人驱使。一次,他奉命去迎接督邮,一路感慨万千,因路不好,车子颠坏了,他干脆抛弃车子,连马也杀掉,脱下官袍,从此隐遁到犍为,从杜抚学,过着隐士的生活
宋·陆游《谢曾侍郎启》:“~,逝从此以经归;卖剑买牛,分余生之永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