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25:2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11:42:50
“遗芳余烈”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遗留的芳香和余下的烈气”。其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的美德或影响力虽已离去,但仍然留存于世,给后人带来积极的影响。这通常用来赞美那些对社会或他人有过积极贡献的人,即使他们已经不在了。
“遗芳余烈”最早见于《后汉书·光武帝纪》中的“德音遗芳,名声余烈”,用以描述光武帝刘秀的德行和影响力。此成语体现了对历史人物或先贤的怀念与尊重,强调他们的美德和业绩在后世的持续影响。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强调“德”的传承与记忆是非常重要的。成语“遗芳余烈”反映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遗志的延续,强调个人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在现代社会,尽管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但对于优秀人物的追忆与学依旧被广泛提倡。
提到“遗芳余烈”,让我联想到许多历史人物的事迹,比如孔子、屈原等,他们的思想和作品至今仍影响着我们。这个成语使我感受到一种敬意,以及对美德的向往,激励我在生活中追求更高的道德标准。
在一次学校的追悼会上,我引用了“遗芳余烈”来表达对一位已故老师的怀念,她的教导和影响仍在我们的生活中,激励我们追求知识与真理。
在一首关于追忆与传承的诗中,我写道:
“风送余香绕庭前,
前贤德业铭心间。
虽离世,芳华永驻,
遗芳余烈共此生。”
在英语中,类似表述可以是“legacy”,强调一个人对后世的影响及贡献。然而,中文的“遗芳余烈”更加强调美德与影响力的正面感受,具有更为积极的文化内涵。
通过对成语“遗芳余烈”的全面学,我意识到这一成语不仅仅是对过去的追忆,更是一种对未来的激励。它鼓励我们在生活中追求美德,努力为他人留下积极的影响。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增添了对历史与文化的深刻理解,激励我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提升自我。
遗芳余烈,奋乎百世。
学古训以道积阙躬,招俊乂以列庶位,对扬天子之命,亦足袭说~,报陛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