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9:14:4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4:14:04
成语“男婚女聘”的字面意思是指“男子结婚,女子被聘”。其基本含义是指男女双方在婚姻中各自的角色,强调男性的主动求婚和女性的接受聘礼,这在传统婚姻观念中常常体现为男方负责求婚,女方则接受。
“男婚女聘”出自传统婚嫁*俗,尤其是古代**的婚姻制度。在古代,男性通常负责求婚,准备聘礼,而女性则以家庭为重,接受聘礼的安排。成语的形成反映了历史上的性别角色分工及社会对婚姻的传统期望。
该成语适用于描述婚姻*俗、男女关系以及启发对传统婚姻观念的讨论。在日常对话中,可以用来形容一种规范的婚姻安排;在文学作品中,可以用来描绘角色之间的情感关系或社会背景;在演讲中,可以用于探讨现代婚姻与传统婚姻的对比。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男婚女聘体现了父权制影响下的婚姻观念,男性主导婚姻的安排,女性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特别是女性地位的提升和婚姻观念的变化,这一成语的适用性受到挑战。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提倡平等、自主的婚姻选择。
该成语可能引发对传统婚姻观的思考,带有一定的怀旧情感。它提醒人们关注男女在婚姻中的角色和责任,同时也可能引发对性别不平等的反思。
在我个人的生活中,曾经听到长辈讲述他们的婚姻故事,提到“男婚女聘”是如何影响他们的选择和生活。我在讨论婚姻的时候,常常会引用这个成语,引导对比传统与现代的婚姻观念。
在一首描写爱情的诗中,可以这样写:
“男婚女聘昔日情,
今朝自由共青云。
缘分牵手心相印,
携手共度万千春。”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婚姻观念也曾存在,但现代社会更多强调个人选择和自由恋爱,如“marriage by choice”,与“男婚女聘”的传统观念形成鲜明对比。
通过对成语“男婚女聘”的全面分析,我认识到它不仅仅是一个描述婚姻俗的词汇,更是反映文化和社会变迁的重要窗口。理解这个成语有助于深化对传统与现代婚姻观念的理解,也丰富了我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的视野。
没来由强风情,刚可喜男婚女聘。
《汉书·王吉传》:“聘妻送女无节,则贫人不及,故不举子。”
《史记·外戚世家》:“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焉。”
《诗经·小雅·车舝》:“间关车之舝兮,思娈季女逝兮。”
《礼记·昏义》:“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男有分,女有归。”
~,古之礼也。你既娶妇,何不领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