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2:35:5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7:57:11
“处心积虑”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在心中处心积虑”,它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心思缜密,经过长时间的精心策划和考虑,特别是指为了某种目的而进行的阴险或者不道德的谋划。其基本含义指代那些有意图、有计划地进行某种活动,通常带有阴暗的色彩。
“处心积虑”出自《后汉书·李密传》,原文是“处心积虑,欲报复之”。这句话描述了李密在被贬之后,心中对权臣的复仇之心,表明了他为了实现复仇而细致周到的计划。成语由此而来,反映了古代社会中人们对于阴谋与心机的警惕。
“处心积虑”可以在多种场景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处心积虑的行为常与阴谋、权力斗争等负面相关联,反映了对人性阴暗面的警惕与反思。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提示人们要警惕某些表面和善的人,暗藏心机的可能性。
“处心积虑”常常带给我一种警觉与不安的情感,联想到历史上各种阴谋与背叛的故事。它让我思考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怀疑的界限,以及在复杂社会中生存的智慧。
在工作中,我曾遇到一位同事,他表面上友好,实际上处心积虑地在暗中争取上司的宠爱。最终我意识到,在职场中,保持警觉是非常重要的。
夜幕降临,城市的霓虹灯下,一位年轻的女子静静坐在咖啡馆中,心中处心积虑,计划着她的未来。她知道,只有一步步实施自己的计划,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世界中脱颖而出。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plotting”或“scheming”,也有阴险或狡诈的含义。在西方文化中,阴谋与权力斗争的故事同样常见,反映出人性中的复杂与多变。
总的来说,“处心积虑”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还让我在表达时更加准确地传达对某些行为的看法。它提醒我在生活中要保持警惕,同时也促使我思考人际关系中的信任与怀疑。通过对这个成语的学*,我更加理解了语言的力量及其在沟通中的重要性。
何甚乎郑伯?甚郑伯之处心积虑成于杀也。
《资治通鉴·唐纪》:“李林甫处心积虑,欲以倾覆太子。”
《后汉书·班超传》:“超处心积虑,欲以立功边陲。”
《汉书·王莽传》:“莽处心积虑,欲以篡汉。”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处心积虑,欲以一战而定天下。”
《左传·宣公十五年》:“处心积虑,以求其便。”
如此者~,已非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