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9:02:1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0:39:30
“朽木难雕”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腐朽的木材难以雕刻。引申义是指某些人或事物已经失去了改造或发展的可能性,难以改变。它通常用来形容那些缺乏潜力或已经无法再教育、改变的人。
该成语出自《论语·为政》,原文为“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这句话是孔子用来比喻那些根本没有可塑性、无法改变的人。成语的形成和流传,反映了古代哲学家对人性和教育的深刻理解。
“朽木难雕”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重视教育和人的可塑性。成语“朽木难雕”反映了对人性的看法,即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被教育或改变。在现代社会,尽管教育理念在不断更新,但这一成语仍然具有警示作用,提醒我们认识到某些人或事物的局限性。
“朽木难雕”给人一种无奈和沮丧的感觉,因为它暗示着失去改变可能性的绝望。这种情感反应可能会引发对教育、社会责任和人性的深思,也让人联想到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无可救药”的人或事。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一位同事,他总是对新方法和新技术持抵触态度,尽管团队多次尝试帮助他适应新的工作方式。最终我不得不承认他确实是“朽木难雕”,只能选择适应他的工作方式,而不是试图改变他。
在一首诗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朽木难雕”:
在这沉默的角落,
朽木难雕,岁月无声,
何以能让心灵重生,
只愿那一抹光影,
能照亮灵魂的深渊。
在其他语言中,也有类似表达。例如,英语中“you can't teach an old dog new tricks”表达相似的意思,指年*或固执的人很难学新事物。这表明不同文化中对可改变性和教育意义的普遍看法。
“朽木难雕”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对人性和教育的深刻观察。它让我意识到,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成语能够使交流更加生动和有深度。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和不易改变的事情时,保持理智和耐心,同时也激励我们去发现和培养那些真正具有潜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