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03:5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8:17:59
“天地经纬”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天地之间的经线和纬线,象征着宇宙的结构和秩序。引申义上,它表示事物的基本框架和规律,强调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关系。
该成语来源于古代对宇宙、天地的认知,尤其是古代**的天文学和地理学。经纬线是用来描述地球表面位置的工具,象征着宇宙的秩序与和谐。成语的具体出处并不明确,但可以看作是对古代哲学思想的体现,尤其是道家和儒家的宇宙观。
“天地经纬”可以在多种场合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天地被视为宇宙的基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成语“天地经纬”反映了这种哲学思想,体现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对事物本质的探求。现代社会中,这一成语仍然适用,尤其是在讨论科学、哲学和社会问题时,强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天地经纬”带给我一种宏大的感觉,仿佛在提醒人们关注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这也促使我思考在复杂的社会中,如何找到事物的根本规律,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处理生活中的问题。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常常需要分析复杂的系统和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会想到“天地经纬”,帮助我理清思路,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例如,在撰写一篇论文时,通过确定主题的基本框架,就像画出经纬线,使思路更加清晰。
在一个故事中,我可以写道: “在这片浩瀚的星空下,他仰望着无尽的宇宙,似乎看到了天地经纬的奥秘,感受到自然的法则在悄然运行。他知道,自己的命运也不过是这宇宙中一条经纬线,虽微小,却不可或缺。”
在英语中,可以用“the fabric of the universe”来表达类似的概念,强调宇宙的结构和秩序。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对事物本质的深刻理解。
通过对“天地经纬”的深入理解,我意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对事物规律的描述,更是一种哲学思考的方式。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提醒我在复杂的环境中寻找本质和规律,帮助我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
《后汉书·班彪传》:“经纬乎天壤之间,岂不伟哉!”
《文选·班固〈东都赋〉》:“经纬乎天壤之间,岂不伟哉!”
《汉书·律历志上》:“经纬天地,作成四时。”
《史记·秦始皇本纪》:“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脩饬。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亲巡远方黎民,登兹泰山,周览东极。从臣思迹,本原事业,祗诵功德。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大义休明,垂于后世,顺承勿革。皇帝躬圣,既平天下,不懈于治。夙兴夜寐,建设长利,专隆教诲。训经宣达,远近毕理,咸承圣志。贵贱分明,男女礼顺,慎遵职事。昭隔内外,靡不清净,施于后嗣。化及无穷,遵奉遗诏,永承重戒。”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天子经纬天地,以定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