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50:3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8:12:03
成语“大车无輗”字面意思是“大车没有了车辕”,引申义为缺少了重要的支撑或关键的部分,无法正常运作。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事物缺乏必要的支持或基础,导致无法继续进行。
“大车无輗”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原文是:“今之世,不以义为主,故大车无輗。” 这是在描述社会动乱时,强调义理和道德的重要性,缺乏这些原则的支撑,就如同大车没有车辕一样,无法前行。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社会对道德和义理的重视。
在文学作品中,该成语常用于表达缺乏道德基础或原则的状况。在日常对话中,可以用来形容某个组织或团队缺乏核心领导或方向。在演讲中,常用来强调价值观或原则的重要性。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同义成语强调缺乏基础的状态,而反义成语则表示事物的有序和有条理。
在**传统文化中,道德和义理被视为社会运作的重要基础。“大车无輗”不仅传达了这一思想,还反映了古人对领导力和团队合作的重视。在现代社会,尽管背景不同,但这一成语仍然适用于强调价值观和核心理念对组织和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大车无輗”给人的联想是失去方向感和支撑力的无奈状态,常常引发对缺乏基础和原则的担忧。在思考中,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目标时,要关注基础和原则。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参与一个项目时,团队成员对目标的理解各异,最终导致项目进展缓慢。这个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大车无輗”的道理,意识到明确的目标和价值观是团队成功的关键。
在一首诗中,我可以这样运用“大车无輗”:
风雨如晦路漫漫,
理想无依如梦幻。
若无根基何所向,
大车无輗难再前。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without a backbone”,意味着缺乏支持或核心理念。两者都强调了基础的重要性,但“无輗”更强调道德和原则的支撑,而“backbone”则可能更侧重于坚韧和勇气。
通过对“大车无輗”的学,我认识到成语不仅是语言的装饰,更是文化和价值观的承载。它在语言学中提供了丰富的表达方式,在生活中也提醒我们重视基础和原则。这个成语在我的表达中将变得更加重要,尤其是在讨论道德和价值观时。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后汉书·班彪传》:“大车无輗,其何以行之哉?”
《汉书·艺文志》:“大车无輗,其何以行之哉?”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曰:‘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大车无輗,其何以行之哉?”
《论语·为政》:“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