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2:41:1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8:49:30
“委曲从顺”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委屈地顺从”,基本含义指为了迎合他人或环境的要求而不得不忍受委屈,表现出一种妥协的态度。这通常暗示在某种情况下,个人选择放弃自己的原则或立场,以求得和谐或避免冲突。
该成语的历史背景较为复杂,常被认为源自古代文人对待权贵、上下关系的态度。古代社会中,出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许多人不得不表现出委屈和顺从的姿态,以迎合上司或权威人物的要求。虽然没有明确的文学出处,但在许多文人的诗词中,常常提到对权势者的依附与屈从,反映了这一现象。
“委曲从顺”常用于描述人际关系中的妥协与顺从。在文学作品中,可能用于描绘人物在权力面前的无奈;在日常对话中,可以用来形容朋友或同事在某种情况下为了避免冲突而选择妥协;在演讲中,可以用作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尤其是在讨论权力与自由时。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尤其是儒家思想中,强调和谐与集体利益往往导致个体为了维护集体和谐而选择“委曲从顺”。这种现象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存在,特别是在职场和家庭中,个体常常面临是否妥协的道德困境。
“委曲从顺”带有一定的负面情感,常让人联想到无奈、压抑和失落。它反映了个体在面对群体或权力时的无能为力,常常引发对自我价值和身份认同的思考。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历过为了避免与同事的冲突而“委曲从顺”的情况。尽管我对项目有不同的看法,但为了团队的和谐,我选择了支持大家的决定。事后,我意识到这种妥协虽然能避免眼前的冲突,但却让我感到失去了一部分自我。
在一个小故事中: 在一个小村庄里,村民们为了维护与外来商人的关系,纷纷选择委曲从顺,放弃了自己的利益。最终,他们发现这样的妥协让村庄失去了活力。于是,村民们决定勇敢地站出来,表达自己的需求,最终找到了与商人共赢的方式。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go along to get along”,也指为了和谐而妥协的态度。这表明在不同文化中,人们普遍存在对和谐与妥协的追求。
通过对“委曲从顺”的学习,我意识到在沟通和表达中,妥协与坚持之间的平衡是非常重要的。这一成语提醒我们在面对压力和挑战时,如何选择适当的态度,既保持个体的独立性,又能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在我今后的语言学习与表达中,我将更加关注这一点,以更好地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
意岂将军忘湛渐之义,委曲从顺,所执不强,不广用士,尚有好恶之忌,荡荡之德未纯,方与将相大臣乖离之萌也?
《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以委曲从顺,遂得天下。”
《后汉书·袁绍传》:“绍虽强,然以委曲从顺,终不能为汉室之患。”
《汉书·王莽传》:“莽以委曲从顺,遂为天下所归。”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乃引兵而东,委曲从顺,以从诸侯。”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君子之道,委曲而求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