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3:39:0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8:49:57
成语“委过于人”字面意思是将过错推给他人,基本含义是指把自己的错误或责任推卸给别人,不愿意承担自己的过失。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种逃避责任的行为或态度。
“委过于人”出自《左传》,在这部古代文献中,描述了许多历史**和人物的言行。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人对责任和过失的看法,强调了在面对过错时,个人应当承担责任而不是推卸给他人。
该成语在多种语境中均可使用,例如: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责任感和担当精神被高度重视。成语“委过于人”提醒人们在面对错误时应当勇于承认,而不是轻易推卸。在现代社会中,尤其在团队合作和企业管理中,推卸责任的行为可能导致团队的失败和信任的缺失,因此这一成语在现代仍具重要的适用性。
“委过于人”常带有贬义,容易让人联想到逃避、懦弱和不负责任的行为。它提醒我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保持自省,面对自己的错误时,勇敢承认而不是推卸。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曾经遇到过一个项目的失败,团队中的某位成员将责任推给了其他人。虽然我理解压力和焦虑的影响,但我也意识到,这种行为只会导致团队合作的裂痕。我尝试和他沟通,鼓励他承担自己的责任,最终我们共同找到了问题的根源,改进了方法。
在诗歌中,我尝试将“委过于人”融入如下句子:
责任重如山,何必委过于人?
风雨共担时,方显真心情。
此句体现了责任与合作的精神,反映了面对困境时的担当态度。
在英语中,有类似于“passing the buck”的表达,意指将责任推给他人。虽然两者都涉及推卸责任的行为,但中文成语更强调个人的态度和责任感,而英语表达则更侧重于行为的直接性。
通过对成语“委过于人”的学*,我深刻认识到责任感在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性。它提醒我在语言表达中,不仅要注意用词的准确性,更要关注背后的责任和态度。承担责任不仅是个人的修养,也是对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宋史·王安石传》:“安石变法,多所更张,天下汹汹,或以为不便,安石辄委过于人,曰:‘非我之罪,时势使然。’”
《资治通鉴·唐纪》:“李林甫为相,多忌刻,人有不如意,辄委过于人。”
《后汉书·袁绍传》:“绍既败,犹不自责,委过于人,曰:‘非我之罪,天也。’”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怒,欲自刎,项伯曰:‘天下事未可知,且夫委过于人,非大丈夫也。’”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郑伯使公子归生伐宋,宋人败之,归生委过于人,曰:‘非我之罪也,彼自取之。’”
自己闯下的祸端应当自己承担,不可~,让别人蒙受不白之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