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06:2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8:49:54
成语“委肉虎蹊”字面意思是将肉放置在**的道路上,形象地表达了一个人自愿将自己置于危险之中,或将自己暴露于危险的境地。它通常用来比喻一种冒险或自取其辱的行为。
“委肉虎蹊”出自《左传》,其中记载了春秋时期的故事。这个成语的背景与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密切相关,也体现了对危险的直观认识和对自我保护的思考。成语通过对**这一危险动物的描绘,强调了人们在面对威胁时的脆弱和无助。
该成语可以用于多种场合,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成语通常蕴含深厚的历史背景和道德寓意。“委肉虎蹊”反映了对危险的认识以及对生命的珍视。在现代社会中,虽然环境变了,但这种对冒险行为的警惕仍然适用,尤其是在商业决策和个人选择方面。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紧张和不安的感觉,联想到冒险、无畏和潜在的危险。它提醒我们在做决定时,要考虑后果和风险,尽量避免将自己置于危险之地。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有一次因为冲动而做出了不明智的决定,结果让我陷入了困境。后来我意识到,每次选择都需要谨慎,避免“委肉虎蹊”的局面。
在一首诗中,我尝试将“委肉虎蹊”融入其中:
在风口浪尖舞蹈,
我心如猎豹奔跑。
若将肉身委虎蹊,
岂非自寻死路遨?
通过这种方式,成语不仅表达了风险,还增添了诗意。
在英语中,可以用“putting oneself in danger”来表达类似的意思。虽然没有与“委肉虎蹊”直接对应的成语,但两者都强调了自我置于危险中的愚蠢选择。
对成语“委肉虎蹊”的理解让我意识到,在生活中,做决定时需要权衡风险与收益。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提醒我在面对选择时保持谨慎。
《资治通鉴·汉纪·高帝六年》:“韩信既破赵,委肉虎蹊,天下莫不震恐。”
《后汉书·袁绍传》:“绍既败绩,委肉虎蹊,天下莫不痛之。”
《汉书·贾谊传》:“夫以秦之强,而委肉虎蹊,天下莫之敢当。”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乃引兵而东,至彭城,委肉虎蹊,楚人皆走。”
《左传·宣公十五年》:“委肉虎蹊,不亡何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