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6:45:1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8:15:30
“天下汹汹”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天下(社会、世界)波涛汹涌、动荡不安”。它通常用来形容社会动乱、局势不稳,民众情绪高涨或激烈,仿佛有一种即将爆发的趋势。
该成语出自《左传》,原文为“汹汹者,天下之声”。在古代文献中,"汹汹"形容水流湍急、波涛汹涌的状态,后来引申为社会的动荡和不安。成语的历史背景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动乱局势的敏感和对民众情绪的关注。
“天下汹汹”可以用于政治、经济、社会等多种场合。常见于: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天下汹汹”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社会动荡和民众情绪的重视。在现代社会,尤其在社会变革或政治风波时,该成语的使用频率增高,成为表达社会不安情绪的有力工具。
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历史上许多动荡的时期,如战乱、革命等,带来的是不安和恐慌的情绪。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关注社会问题,理性看待各种声音,以避免情绪失控。
在一次关于社会问题的讨论会上,我使用了“天下汹汹”来形容当时的社会氛围,大家都认同这一说法,讨论也因此更加热烈。这让我意识到,成语的使用能够有效增强表述的力度和感染力。
在一次创作中,我写了一首诗:
风起云涌天下汹,
人心浮动似潮涌。
何时平静如水面,
愿共守护这家园。
这首诗试图表达对动荡局势的关切,以及对和平与安定的渴望。
在英语中,可以用“turbulent times”或“chaotic situation”来表达类似的意思。这些表达也强调了社会动荡和不安的状态,尽管文化背景有所不同,但对社会问题的关心是一致的。
通过对“天下汹汹”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这个成语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工具箱,也让我更加敏感于社会现象和民众情绪的变化。在日常交流中,运用这样的成语能够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观点。
天下匈匈数岁,成败未可知。
《宋史·岳飞传》:“天下汹汹,士卒思乱。”
《资治通鉴·汉纪》:“天下汹汹,民不安枕。”
《后汉书·袁绍传》:“天下汹汹,莫不震动。”
《汉书·王莽传》:“天下汹汹,人怀危惧。”
《史记·项羽本纪》:“天下汹汹,皆言楚亡。”
楚汉相争时期,项羽派人对刘邦说:“天下汹汹是因我们而起,为了结束这种战争局面,我们两人决一死战分胜负。”刘邦表示愿意斗智而不是斗力。项羽命一壮士前去挑战,汉营的神箭手楼烦出来迎战,壮士失败,项羽亲自上阵击败楼烦
~,人怀危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