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33:3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5:28:01
“剥极则复”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剥削到极点后就会恢复”。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事物发展到极限后,会出现反转或回归的现象,强调事物有其发展规律和周期性。
该成语源于《易经》,具体出自《周易·坤卦》。其中讲述了自然事物和社会现象的变化规律,强调循环往复的道理。它反映了古代哲学家对天地运行、社会变迁的深刻理解。
“剥极则复”可以用于多种语境中: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剥极则复”在**传统文化中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在现代社会中,虽然科技和经济发展迅速,但“剥极则复”的规律仍然适用,提醒人们在追求进步时要注意平衡与可持续发展。
该成语给人的情感反应往往是对变化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它启发我们认识到,无论是个人发展还是社会现象,都有其周期性和不可避免的变化,这种思维方式促进了理性与宽容。
在生活中,我曾经历过事业的起伏,深刻体会到“剥极则复”的道理。在一段时间的努力后,我的工作取得了成功,但随之而来的是压力和挑战。最终,我调整了自己的步伐,逐渐找回了平衡。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剥极则复”:
春风送暖花争艳,
夏雨催生万物鲜。
秋叶飘零归土冢,
冬雪封寒待复年。
剥极则复,无尽轮回,
天地循环,何其自然。
在许多文化中都有类似的表达,如英语中的“what goes up must come down”或“history repeats itself”,都传达了事物变化的周期性和不可避免性。这些表达在不同文化中反映了相似的哲学思考。
通过对“剥极则复”的学,我认识到这一成语不仅是对自然规律的总结,也是一种对人生哲理的启示。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事物的周期性、自然性将有助于更深刻地把握生活的真谛。
抑闻大《易》之义,剥极则复,否极则泰。吾中国今日之弱,岂犹未极耶?思之思之。
《资治通鉴·唐纪五十六》:“剥极则复,天之道也。”
《后汉书·郎顗传》:“剥极则复,天之道也。”
《汉书·五行志下之上》:“剥极则复,天之常道。”
《史记·太史公自序》:“剥极则复,天地之大义也。”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剥极则复,天之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