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3:48:3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5:27:57
“剜肉生疮”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割掉肉后会生出伤疤,意指自损其身,导致更大的伤害。其基本含义是指由于某种行为、决策或选择而导致自身受到损害或伤害,强调因小失大、得不偿失的道理。
“剜肉生疮”出自《左传》,其背景与古代战争和政治斗争相关。成语的形成与古代人们对身体和伤痛的理解密切相关,体现了古人对自我伤害和后果的深刻认识。
该成语通常用于形容那些表面上看似有利,实际上却对自己不利的行为。可以在以下场景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节制和长远考虑,“剜肉生疮”反映了对自我伤害行为的警惕。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竞争加剧,人们在追求利益时更容易忽视潜在风险,因此该成语在现代语境中依然适用,提醒人们在决策时要全面考虑后果。
该成语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警觉和反思,联想到生活中的种种选择和后果,提醒人们注意行动的后果,避免因小失大。在表达时,这个成语常带有劝诫的意味,适合在需要警示的场合使用。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有一次为了追求短期的学业成绩,拼命熬夜复,结果却导致身体健康受损,后来回想起来,真是“剜肉生疮”。这个经历让我更加明白平衡生活和学的重要性。
在创作中,可以将“剜肉生疮”融入到故事情节中。如: “在那个充满竞争的职场中,李华为了升职不断加班,最终却因健康问题而不得不辞职,真是剜肉生疮,得不偿失。”
在英语中,有类似于“cut off your nose to spite your face”的表达,意指为了一时的报复而做出损害自己利益的行为。这表明不同文化中都存在对自我伤害行为的警惕和反思。
通过对“剜肉生疮”的学,我深刻理解到在生活和工作中,决策时务必要全面考虑后果,避免因短期利益而做出自我伤害的选择。这个成语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也提高了我的思维深度,使我在交流时更加谨慎和周全。
大抵宋人好矜博雅,又好穿凿;故此种剜肉生疮之说,不一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