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9:27:0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5:28:48
“神荼郁垒”是一个成语,意指受到压制或困扰的状态,通常用来形容被困在某种环境或情境中,无法自拔。字面上,“神荼”是古代的神灵,与“郁垒”结合,暗示一种被神灵压制的状态。
成语“神荼郁垒”源自于古代的传说和神话,讲述了神荼这个神灵的故事。在古代,人们相信神灵能够影响人的命运和生活,因此“神荼”象征着一种外在的力量,而“郁垒”则暗示着一种内心的困扰或压抑。虽然具体典故不详,但该成语的形成与古代人类对神秘力量的崇敬和恐惧有重要关联。
该成语可以适用于多种场合:
在**传统文化中,神灵的存在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常常被用来解释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不可控。现代社会中,压力与焦虑越来越普遍,“神荼郁垒”在心理健康讨论中也显得尤为重要,提醒人们关注自我心理状态。
该成语让我联想到许多人在生活中所遭遇的无奈与困扰,尤其是在追求理想和目标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压力。这种压抑感常常让人感到孤独、无助。
在我个人的生活中,我曾经历过一段时间的“神荼郁垒”,那时我面临学业和工作的双重压力,常常感到疲惫不堪。通过与朋友交流和寻求帮助,我逐渐摆脱了这种困境。
在一个故事中,有一个年轻的画家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感到“神荼郁垒”。他的画作常常反映出内心的挣扎,而最终他通过与自然的亲密接触,找到了突破的出口,重新焕发了创作的灵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feeling trapped”或“under pressure”,它们同样传达了被困的感觉,但在文化背景上,可能更强调个人的责任和应对策略,而不是神灵的影响。
通过对“神荼郁垒”的学*,我深刻理解到在生活中面对压力和困境时,如何理性看待与应对。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更加关注心理健康和自我调适的重要性。
于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
《太平御览》卷五二六引《黄帝书》:“上古之时,有神荼与郁垒昆弟二人,性能执鬼。”
《风俗通义·祀典》:“于是县官常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茭,画虎于门,皆追效于前事,冀以御凶也。”
《神异经·东北荒经》:“东北有神荼郁垒,主阅领万鬼。”
《淮南子·地形训》:“北海之渚,有神荼郁垒。”
《山海经·海外北经》:“有神荼郁垒,在北海之渚。”
传说古代沧海之中有度朔山,上有一棵大桃木,盘曲三千里,其枝间有鬼门,是万鬼出入地。门上有神荼郁垒二位神人,专门阅领万鬼,发现恶鬼就用苇索捆着去喂老虎。后来黄帝作礼请神,在门口离一大桃人,上画神荼郁垒与老虎用来驱恶鬼
黄髯斜卷,唇边几阵风生;怪眼圆睁,眉下一双星闪。真是~象,却非立地顶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