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0:22:1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7:52:26
“壁垒森严”这个成语由“壁垒”和“森严”两个部分组成。“壁垒”指的是高墙和障碍物,通常用来形容防御系统;“森严”则是形容精密而严密。整体而言,“壁垒森严”指的是防御措施非常严密,形势险峻,难以突破。通常用于比喻某种困难的局面或重重阻碍。
“壁垒森严”的确切来源较难追溯,但其构成元素在古代文献中都有出现。古代战争中,城池的壁垒和防御工事往往被形容得非常坚固,表明防御的严密与不可逾越。在文学作品中,类似的表达常常用来形容政治、社会或心理上的障碍。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
例如,在讨论某个社会问题时,可以说:“在这个问题上,壁垒森严,缺乏沟通的勇气。”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壁垒常常象征着权力与控制,历史上的城池和防御工事体现了封闭和隔离的状态。在现代社会中,壁垒森严的表达也可以用来反映社会阶层、经济差距等问题,表明人们在沟通和理解上的障碍。
“壁垒森严”给人一种压迫感和无奈感,常常让人联想到无法逾越的障碍和面临的挑战。这种情感反应可以激发人们在遇到困难时的斗志,促使人们去寻找解决方案。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历过一次团队项目的合作,由于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不畅,导致了很多误解和阻碍,大家都感到壁垒森严。经过多次沟通与协调,最终打破了这些壁垒,项目顺利完成。
在一首诗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壁垒森严”:
时光如水流逝,心中壁垒森严,
思念如潮涌动,难解情缘缠绵。
通过这样的表达,可以传达出内心深处的隔阂和渴望。
在英语中,有类似于“impenetrable barrier”这样的表达,意指难以穿越的障碍。不同文化中,壁垒的象征意义和使用场景略有不同,但都反映出人们对阻碍的共同认知。
通过对“壁垒森严”的学,我深刻理解到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灵活性。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不仅可以帮助我更准确地传达复杂情感和状态,同时也提醒我在面对困难时,勇于寻找突破口。
《兴州江运记》叙述议论,皆以典奥出之,可谓避垒森严,神采焕发。
《清史稿·曾国藩传》:“国藩练兵,壁垒森严,号令一新。”
《明史·戚继光传》:“继光治军壁垒森严,纪律严明。”
《宋史·岳飞传》:“飞军壁垒森严,号令如山。”
《资治通鉴·唐纪·武德九年》:“城池壁垒森严,不可轻犯。”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壁垒森严,士卒精练。”
声威震摄长愉塞,~细柳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