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3:33:5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2:55:30
成语“满腹经纶”字面意思是指一个人的肚子里充满了治国理政的策略和智慧。基本含义为形容人具有丰富的学识、深厚的才干,特别是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才能。
“满腹经纶”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人和士人的自我修养和理想。这个成语常常与古代的学者、政治家联系在一起,反映了他们对于知识和治国理政的追求。虽然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指向某一特定的来源,但它常见于古代文人的笔记和诗歌中,象征着博学和聪慧。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知识和智慧被极为重视,尤其是对于士人阶层而言,博学多才是其理想追求。因此,“满腹经纶”不仅是对个人学识的赞美,也是对社会责任感的期望。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依然适用,尤其是在强调专业性和知识的重要性时。
看到“满腹经纶”这个成语,常让我联想到古代文人的风采与智慧,以及他们在历史长河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它不仅代表着知识的积累,更是一种责任感的体现,令人敬仰。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常常会感受到知识的重要性。例如,在准备一次重要的演讲时,我努力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希望能在演讲中体现出“满腹经纶”的气质,以便更好地传递我的观点。
在一个关于智慧的诗歌中,我可以这样写: 在书卷中游弋,心中满腹经纶, 风雨兼程而行,理想终将成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knowledgeable”或“well-versed”,用来形容一个人知识渊博、见多识广。虽然没有完全对应的成语,但相似的意思在不同文化中都有体现,反映了对智慧的普遍重视。
通过对“满腹经纶”的学,我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和力量。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日常交流中更加注重自身的知识积累和学,进一步提升自我素养。
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清史稿·纪昀传》:“昀字晓岚,直隶献县人也。少负才名,满腹经纶,尤工诗赋。”
《明史·杨慎传》:“慎字用修,四川新都人也。少有异才,满腹经纶,文章冠世。”
《宋史·文天祥传》:“天祥字履善,吉州吉水人也。少有大志,满腹经纶,读书万卷。”
《晋书·王衍传》:“衍字夷甫,琅邪临沂人也。少有俊才,满腹经纶,尤善谈玄。”
《后汉书·班彪传》:“彪字叔皮,扶风安陵人也。少好学,博通经籍,满腹经纶。”
仲老,真佩服,~!这果然是奥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