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7:11:5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7:43:43
成语“舞文弄法”由“舞文”和“弄法”两个部分组成。“舞文”指的是在文字上做文章,通常带有炫耀、故弄玄虚的意思;“弄法”则是指对法律法规的曲解或篡改。整体上,该成语形容人们通过文辞和法条的花招来掩饰真相或误导他人,暗示对规则或文辞的玩弄和不当使用。
“舞文弄法”出自清代作家李汝珍的小说《镜花缘》。书中描述了某些人为了个人利益,故意歪曲文句和法律,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个成语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对法律和文辞的不当使用以及对知识分子的批判。
该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借助文字的模糊性或法律的复杂性来为自己辩护或获取利益的人。在文学作品中,往往用来描绘那些伪君子或狡诈之徒。在日常对话中,若有人在讨论中故意曲解他人的观点,也可以用此成语来指责。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舞文弄法”在**传统文化中,常常被视为对知识和法律的不当使用。在现代社会,随着法律意识的增强,该成语提醒人们要警惕法律漏洞和文辞的误用。它在社会中的适用性依然存在,尤其是在法律、商业和政治领域。
这个成语常常让我联想到那些狡诈的政治家或商人,他们通过巧妙的语言和法律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它带有一种不满和批判的情感,反映了人们对不正当行为的反感。
在工作中,我曾遇到一个同事,他总是以各种理由推脱责任,试图利用模糊的规则来逃避工作任务。每当这时,我都会想起“舞文弄法”这个成语,提醒自己要清楚地表达责任和义务。
在一首小诗中,可以这样使用“舞文弄法”:
笔端轻舞法条间,
字字如刀斩虚言。
真相藏于云雾里,
舞文弄法难自圆。
在英语中,可以用“manipulate language”或“twist the law”来表达类似的意思。虽然没有直接对应的成语,但其含义和使用场景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似的,反映了对语言和法律的不当使用的普遍关注。
通过对“舞文弄法”的学,我深刻理解了语言和法律的力量,以及在交流中保持诚实的重要性。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提醒我,避免使用模糊的语言和不当的法律手段,而是要追求真实和透明的交流。
吏士舞文弄法,刻章伪书,不避刀锯之诛者,没于赂遗也。
我想这为吏的扭曲作直,~,只这一管笔上,送了多少人也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