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5:18:1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0:25:12
“有气没力”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指虽然有雄心壮志或者想干的劲头,但缺乏实际的力量或能力去实现。它通常用来形容某人在面对任务或挑战时,虽然表现出积极的态度,但实际上却无能为力,无法付诸实践。
该成语的具体来源不详,但它的形成可以与古代文人的处境有关。在古代社会中,许多士人有志于报国或成就事业,但由于种种原因(如社会环境、个人能力等),未能如愿。这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态在历史中屡见不鲜,因此“有气没力”逐渐成为一个常用的成语。
“有气没力”可以广泛应用于不同的场景,如: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现代社会中,“有气没力”反映了许多人在追求梦想时的无奈与困境。尤其是在快节奏的社会中,许多年轻人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与挑战,常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个成语提醒人们,在追求目标时,除了理想,实际的能力与努力同样重要。
“有气没力”常常带来一种无奈和挫败感的情绪。这种情感让我联想到许多人在追寻目标时的挣扎与失落。它也提醒我在生活中,不能只停留在理想的层面,而是要付出实际的努力。
在大学时期,我曾有一个计划,想要参与一个大型的志愿活动,虽然我充满了热情,但由于时间管理不当和缺乏团队合作,最终这个计划并没有实现。回想起来,我的确是“有气没力”,心中有理想却没有相应的执行力。
在一首诗中:
青云之志难追寻,
心中有火却无力。
愿乘东风破浪行,
莫让理想成空话。
这首诗用“有气没力”的状态来表达追求理想的艰辛,提醒人们要结合实际行动。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all talk and no action”,意指虽然有很多话语,但缺乏行动。在不同文化中,虽然表述方式不同,但反映出的“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心理状态是相似的。
通过对“有气没力”的学习,我更加理解到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实际行动与执行力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生活中更加注重将理想与实践结合起来。
子春一心想着要那老者的银子,又怕他说谎,这两只脚虽则有气没力的,一步步荡到波斯馆来;一双眼却紧紧望那老者在也不在。
《官场现形记》第十六回:“那人道:‘我今日有气没力,明日再说罢。’”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回:“那人道:‘我今日有气没力,明日再说罢。’”
《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秦重道:‘我今日有气没力,明日再来。’”
《儒林外史》第三回:“那人道:‘我今日有气没力的,不曾说得。’”
《红楼梦》第二十回:“宝玉笑道:‘你也不用说有气没力的话,我知道你心里有事。’”
“糙米五块,谷三块。”米行里的先生~地回答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