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3:41:0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4:44:31
“盛筵难再”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盛大的筵席难以再次举行”。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一场盛大、欢乐的聚会或活动结束后,往往很难再有第二次相同的机会,常用来形容美好的时光一去不复返。
该成语来源于古代文献,最早见于《后汉书·光武帝纪》。在这部书中,描述了光武帝刘秀在即位后曾举行盛大的宴会,象征着国家的繁荣与昌盛。随着时间的推移,盛筵的机会越来越少,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怀念。
“盛筵难再”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宴席常常是社交和庆祝的重要场合,承载着人们对团圆、友谊和快乐的渴望。成语“盛筵难再”体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人际关系的重视。在现代社会,这种情感依然适用,提醒人们珍惜每一次相聚的机会。
“盛筵难再”让我联想到许多美好的回忆,如朋友聚会、家人团聚等。这种成语在我心中激发了对过去快乐时光的怀念,提醒我在忙碌的生活中要珍惜与人相聚的机会。
在一次同学聚会上,我们谈起了大学时代的点滴,大家都感叹“盛筵难再”,那一刻的欢乐仿佛又回到了我们的身边。这让我意识到,尽管我们会面临生活的种种变化,但珍惜当下的时光才是最重要的。
在一首描写青春的诗中,我尝试融入此成语:
青春如盛筵,繁花似锦绣,
可惜光阴逝,盛筵难再留。
通过这样的表达,强调了青春的短暂与美好,呼唤人们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在英语中,类似表达可以是“you can't go back”或“once in a lifetime”,虽然并不完全等同于“盛筵难再”,但也表达了对某些时刻无法重现的感慨。不同文化中都存在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普遍感受,体现了人类对时间和记忆的共同反思。
通过对“盛筵难再”的深入分析,我意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对过去的怀念,更是一种生活的哲学。它提醒我们珍惜眼前的每一刻,无论是与朋友的欢聚,还是家庭的团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种情感的传递与共鸣是十分重要的。
胜地不常,盛筵难再。
《资治通鉴·汉纪·光武帝纪》:“盛筵难再,天下事有难易乎?”
《后汉书·班超传》:“盛筵难再,君子慎之。”
《汉书·王莽传》:“盛筵难再,天下事有难易乎?”
《史记·项羽本纪》:“盛筵难再,天下事有难易乎?”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盛筵难再,君子慎之。”
唐朝时期,“初唐四杰”的王勃因为他的《檄英王鸡》得罪了唐高宗而被放逐,他到交趾探望父亲,路经洪州,恰好是重阳节,洪州都督阎伯屿大宴宾客,吟诗作乐,场面非常壮观。王勃起兴作《滕王阁诗序》“胜地不常,盛筵难再。”
知道明年,重逢此日,萍踪飘转在谁边?多应向,山程水驿,茸帽控丝鞭。花知识,~,也合潸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