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0:47:3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4:44:06
成语“盛行于世”字面意思是“在世间广泛流行”,指某种风俗、思想或现象在社会上得到普遍接受和传播。它反映了一种趋势或潮流,强调了某事物在当时的影响力和普及程度。
“盛行于世”的具体来源并不十分明确,但可以推测其形成与古代文人的观察和记录有关。该成语用法较广泛,可能来源于对社会现象的总结与概括,强调某种文化、思想或风尚在历史上的盛行程度。
“盛行于世”常用于描述流行的思想、风俗、文化现象等。在文学作品中,作家可能会用它来描绘当时的社会状况。在日常对话中,人们可以借用这个成语讨论当前的流行趋势,比如时尚、音乐、饮食等。在演讲中,演讲者可以用它来强调某个理念或现象的重要性。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盛行于世的现象常常与社会价值观、政治环境、经济状况等密切相关。例如,某一时期的文化潮流可能受到当时政治形势的影响。现代社会中,随着全球化的进程,某些文化现象可能迅速盛行于世,但也可能在短时间内被新的潮流取代。
“盛行于世”这个成语常让我联想到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多样性。它反映了社会的动态变化,也让我思考什么是持久的价值,什么又是短暂的潮流。这种对比激发了我对文化现象的深入思考。
在生活中,我常常用“盛行于世”来描述某些流行的趋势。例如,在讨论某个热门的社交媒体时,我会说:“这个平台在年轻人中盛行于世,大家几乎都在使用。”这样的表达使对话更加生动。
在一首诗中,我尝试使用“盛行于世”:
春风拂柳绿意生,
新潮流里共追寻。
盛行于世皆欢笑,
携手共赴梦中行。
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对流行趋势的积极态度。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in vogue”或“trending”。这些表达也强调了某事物在特定时间内的流行程度,但在某些文化语境中,可能并不具有历史或社会层面的深度。
通过对“盛行于世”的分析,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描述一种现象,更是对文化和社会动态的一种观察。它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丰富了我的表达方式,使我在讨论现代文化现象时更加得心应手。
后著《正道歌》,盛行于世。
《宋史·文苑传序》:“宋代文学,盛行于世。”
《晋书·王羲之传》:“王羲之书,盛行于世。”
《后汉书·班彪传》:“班氏之文,盛行于世。”
《汉书·艺文志》:“儒家之言,盛行于世。”
《史记·李斯列传》:“法家之学,盛行于世。”
然韩、柳、曾、王之全集,自李汉、刘禹锡、赵汝砺、危素之所编次,皆已传刻,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