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09:3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2:37:42
“深仇重怨”是一则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深厚的仇恨和严重的怨恨。其基本含义是形容仇恨的程度很深,怨恨的情感非常强烈,通常用于形容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冲突和敌意。
“深仇重怨”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它的构成是由“深仇”和“重怨”两个部分组合而成。“深仇”表示仇恨的程度很深,而“重怨”则表示怨恨的情感非常沉重。成语的形成反映了**文化中对仇怨情感的浓厚关注和对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
该成语常用于文学作品、新闻报道、日常对话和演讲中,特别是在讨论冲突、对立或社会问题时。它能够清晰地传达出一种强烈的负面情绪,适用于描述历史恩怨、家庭争斗或社会矛盾等场合。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同义成语与“深仇重怨”都表达人与人之间的负面情感,但其深度和具体情境有所不同;而反义成语则强调和谐和解决冲突的积极态度。
在**文化中,仇恨和怨恨是重要的社会和心理现象。历史上,不少悲剧和传奇故事都围绕着深仇重怨展开,反映了人们对情感的深刻理解和对人际关系的敏感。在现代社会,尽管人们提倡和谐与包容,但深仇重怨的情感依然存在,尤其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
“深仇重怨”容易引发强烈的情感反应,给人以压迫感和紧张感,常常使人联想到冲突、对立和无法解决的复杂关系。这种情感的强烈程度可能会影响人们的决策和行为,造成负面的社会后果。
在我个人的生活中,曾经历过朋友间的误会,造成了深仇重怨的局面。经过沟通和理解,最终我们化解了矛盾,恢复了友谊,这让我深刻体会到沟通的重要性。
在一个古代的故事中,有一位武士,因家族被仇敌所灭,心中积聚了深仇重怨。他发誓要为家人报仇,然而在复仇的过程中,他发现仇恨只会让他更加孤独,最终选择放下仇恨,走上了救赎之路。
在英语中,“deep hatred”或“bitter resentment”可以用来表达类似的情感,但这些表达往往不如“深仇重怨”这种成语形式来得凝练和有力。在一些西方文化中,仇恨与宽恕的主题也同样重要,但其表达方式和文化背景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深仇重怨”的学*,我认识到仇恨和怨恨是人类情感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但如何处理这些情感,寻求和解与理解,才是我们在生活中需要不断思考和实践的课题。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情感的多样性。
在邻近闹攘一下当然不会成什么深仇重怨。
《资治通鉴·唐纪》:“李林甫怨张九龄,欲排之。”
《后汉书·袁绍传》:“绍怨曹操,欲攻之。”
《汉书·王莽传》:“莽怨汉宗室,欲尽诛之。”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怨沛公先入关,欲击之。”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怨郑之与楚也,将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