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掩耳盗钟

时间: 2025-04-23 18:08:36

掩耳盗钟

基础信息

  • 成语掩耳盗钟
  • 繁体掩耳盜鐘
  • 拼音 yǎn ěr dào zhōng
  •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自欺欺人"

【掩耳盗钟】的意思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2:50:37

基本定义

“掩耳盗钟”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用手遮住耳朵去偷钟”。其基本含义是指用愚蠢的方式试图掩盖自己的错误或不良行为,认为这样就可以逃避责任或后果。引申义是自欺欺人,否认现实。

成语来源

“掩耳盗钟”源于《吕氏春秋·慎行》,讲述了一个小偷在偷钟时,因怕声音被别人听到,于是用手捂住自己的耳朵,结果以为这样就听不见钟声,实际上却是自欺欺人。这个故事通过生动的情节反映了人们在面对错误时常常采取的逃避态度。

使用场景

“掩耳盗钟”通常用于形容那些试图掩盖自身错误或不当行为,却因其行为的荒谬性而显得更加可笑和无知的场景。它可以在以下几种语境中使用:

  1. 文学作品:在小说或散文中描写人物因逃避责任而做出的愚蠢行为。
  2. 日常对话:朋友之间讨论某人试图掩盖错误时,可以使用这个成语。
  3. 演讲或辩论:在讨论社会问题时,指出一些人对现实的逃避态度。

示例句子

  1. 他在考试中作弊被发现,竟然还说自己没有作弊,真是掩耳盗钟。
  2. 明明知道自己的错误,却还是选择忽视,简直是掩耳盗钟。
  3. 企业在面对环境污染问题时,如果不采取措施,只是一味掩耳盗钟,最终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同义成语

  • 自欺欺人:形容自己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 视而不见:故意不去看见或承认某事。

反义成语

  • 直面现实:勇敢地面对现实问题,不逃避。
  • 勇于承担:愿意承担责任和后果。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文化中,面对错误的态度往往被视为道德和责任感的体现。“掩耳盗钟”反映了自欺欺人的愚蠢行为,提醒人们面对现实,不应逃避责任。在现代社会,随着信息传播的迅速,掩耳盗钟的行为更加容易被揭穿,因此其适用性仍然存在,尤其在社会舆论和公众监督的背景下。

情感与联想

“掩耳盗钟”这个成语给人一种荒谬和可笑的感觉,常常让我联想到那些试图通过掩饰错误来逃避责任的人。它让我意识到,面对错误和问题,直面并解决才是更为成熟的态度,而自欺欺人的行为只会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

个人应用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在工作中犯了错误,起初我选择了掩盖,但看到同事们的反应,我意识到这种态度是不可取的。于是我决定坦诚面对,最终获得了大家的理解和支持。这次经历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掩耳盗钟”的含义。

创造性使用

在一个小故事中: 在一个小村庄里,有个贪婪的商人,为了偷走村子的钟,他想了个办法。他以为只要遮住耳朵,就听不见钟声,便在深夜潜入村子。然而,他的行为被村民发现,大家都笑他掩耳盗钟,最终商人逃也逃不掉,反而成了村里的笑柄。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与“掩耳盗钟”相似的表达是“burying one’s head in the sand”,意指逃避现实,选择不去面对问题。这反映出不同文化中对自欺欺人的行为的共同理解和批评。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掩耳盗钟”的深入分析,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在语言学*中具有重要性,还在生活中提醒我们要勇于面对自己的错误和问题,而不是选择逃避。它让我在表达中更加注重真实与诚恳,成为了我思维和语言表达的重要一部分。

【掩耳盗钟】的来源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锺者,欲负而走。则锺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锺怳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揜其耳。

【掩耳盗钟】的引证

《战国策·齐策二》:“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

《左传·宣公十五年》:“晋侯使荀林父伐郑,郑人惧,乃请成。晋人许之,郑人送女于晋,晋侯受之,郑人乃还。晋侯归,荀林父曰:‘郑人掩耳盗钟,不可不戒。’”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阿,闻汉王已破彭城,乃大惊,欲还,恐为汉所掩。”

《淮南子·说山训》:“掩耳而走钟声,鉴不能止。”

《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掩耳盗钟】的例句

明·杨慎《希夷易图》:“《后天图》见于邵伯温之序。朱子因其出希夷而讳之,殆~也。”

相关问答

掩耳盗钟文言文的意思

掩耳盗钟原文和翻译

掩耳盗钟文言文翻译与原文

掩耳盗钟和掩耳盗铃是一个故事吗

掩耳盗钟寓意和启示

掩耳盗钟文言文阅读理解+答案

掩耳盗铃的故事

掩耳盗铃

《掩耳盗铃》原文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推荐查询

  • 掩耳盗钟文言文的意思
  • 掩耳盗钟原文和翻译
  • 掩耳盗钟文言文翻译与原文
  • 掩耳盗钟和掩耳盗铃是一个故事吗
  • 掩耳盗钟寓意和启示
  • 掩耳盗钟文言文阅读理解+答案
  • 掩耳盗铃的故事
  • 掩耳盗铃
  • 《掩耳盗铃》原文
  •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相关查询

利绾名牵 利益均沾 利用厚生 利灾乐祸 利深祸速 利欲熏心 利析秋毫 利时及物 利惹名牵 利市三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輶渎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无暇顾及 肀字旁的字 马屠 八字旁的字 遥开头的成语 包含彻的词语有哪些 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一夔足 开国功臣 老弱妇孺 鹿字旁的字 遘奸 英姿迈往 吊古伤今 弓字旁的字 貝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