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4:34:3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3:59:16
成语“珠还合浦”字面意思是“珠子重新回到合浦”。其中,“珠”指珍珠,“合浦”则是指古代一个著名的产珠地。整体含义比喻失去的东西重新回到原来的地方,或是指美好的事物重新回到合适的位置。
“珠还合浦”源自于古代的典故,最早见于《史记》。合浦是古代著名的产珠地,传说中,珍珠的流失与归还常常用来比喻美好事物的回归。这个成语反映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期盼和珍视。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
“珠还合浦”在**文化中常常与珍贵的情感、友谊等联系在一起,反映了人们对幸福的渴望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在现代社会中,这个成语仍然适用,尤其是在强调人际关系和珍惜当下的语境中。
这个成语常常让我联想到失去和重聚的情感,带有一种温暖和希望的色彩。它使我思考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以及如何珍惜与维护这些关系。
在生活中,我曾经历过与朋友因工作原因断联的时光,后来我们在一次聚会上重逢,感觉就像“珠还合浦”,再一次分享彼此的生活经历,让我意识到友谊的珍贵。
在一个故事中,我可以写道:“在那片静谧的湖边,小镇的往事如同散落的珍珠,虽已失去,然而总有一天,‘珠还合浦’,那些记忆会在岁月的流转中重新汇聚。”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what goes around comes around”,强调因果关系和事物的循环。不同文化对失去和回归的看法虽有差异,但相似的情感和期待是共通的。
通过对“珠还合浦”的学*,我深刻理解了失去与得到之间的关系,以及在生活中珍惜美好时光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面对生活中的变化时更加从容。
(合浦)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
《宋史·文苑传六·刘恕》:“恕为秘书丞,时王安石参知政事,恕以书抵安石,论新法不便,安石怒,出知太平州。恕在州,以清简称,民爱之。后安石罢相,恕复为秘书丞,时人谓之珠还合浦。”
《旧唐书·文苑传中·李邕》:“邕早有名,重义爱士,久斥外,不与士大夫接。及为郡守,以清简称。后为北海太守,时议谓之珠还合浦。”
《南史·循吏·徐陵传》:“陵为吏部尚书,时安成王顼为司空,以帝弟之尊,权倾朝野,陵乃奏选安成王府僚,无有遗才,时论以为得人。及顼废帝为临海王,陵以疾不拜,顼诛,陵复为吏部尚书,时人谓之珠还合浦。”
《梁书·王僧孺传》:“竟陵王子良开西邸,招文学,僧孺与太学生虞羲、丘国宾、萧文琰、丘令楷、江洪、刘孝孙并以善辞藻游焉。及僧孺出为南海太守,子良饯之于郊,文士咸集,相谓曰:‘王南海之才,足以继美前贤,今兹盛会,可谓珠还合浦矣。’”
《后汉书·孟尝传》:“迁合浦太守,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先时宰守并多贪秽,诡人采求,不知纪极,珠遂渐徙于交阯郡界,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贫者饿死于道。尝到官,革易前敝,未已,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
东汉时期,合浦郡盛产珍珠闻名海外,当地老百姓以采珠为生,贪官污吏趁机盘剥,使得珠民大肆捕捞,珠蚌产量越来越低,饿死不少人。汉顺帝刘保派孟尝当合浦太守,他革除弊端,不准滥捕。不到一年,合浦又盛产珍珠了
锦富爱妾,一朝剑折延津,远道孤儿,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