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07:3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0:10:08
“晚节黄花”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晚年的节操如同黄花”,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晚年或临近死亡时,依然保持高尚的品德和操守。它常常用来称赞那些在经历了风雨后,依然坚守信念、保持品德的人。
“晚节黄花”出自唐代文学家王勃的《滕王阁序》。其中提到“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表明在年老时仍能保持坚定的信念。虽然具体的成语来源不详,但其意象和含义与众多古文中的高洁品德有密切关系。
该成语常用于文学作品、历史评述、对人物品德的评价等场合。它可以用于描述历史人物,比如在评估古代名士的德行时,或在日常对话中谈论身边长辈的为人处世。
在**传统文化中,品德和节操被极为重视,特别是在老年人身上。晚节黄花不仅是对个人品德的赞美,也是对社会风气的期许。现代社会中,虽然物质追求日益增加,但这一成语仍提醒人们在追求成功的同时,不忘保持内心的高尚。
“晚节黄花”给人一种尊敬和敬仰的情感,联想到那些在生活中经历种种考验却依然坚守信念的人。它激励我们在生活中追求高尚的品德,即使在困难时期,也应保持内心的坚定。
在我生活中,我曾见过一位退休老师,即使在离开学校后,仍然坚持为社区的孩子们辅导功课,传授知识。他的行为让我联想到“晚节黄花”,让我明白了坚持品德的重要性。
在春天的早晨, 黄花盛开如金, 老者坐于花丛中, 笑谈往事如梦。 晚节犹如花香浓, 岁月虽去心不动。
在西方文化中,有类似的表达,如“grace in old age”,强调老年时的优雅和智慧。尽管文化背景不同,但两者都重视在晚年保持良好的品德和尊严。
通过对“晚节黄花”的学,我更加理解了品德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生活的后期。它提醒我们在追求成功时,也要保持内心的高尚。这个成语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价值,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传达对品德的尊重。
莫嫌老圃秋容淡,且看寒花晚节香。
《旧唐书·李泌传》:“晚节黄花,犹能自保。”
《清史稿·张廷玉传》:“晚节黄花,终不失其清白。”
《明史·杨慎传》:“晚节黄花,不减当年。”
《宋史·文同传》:“晚节黄花,犹能自守。”
《南史·王僧虔传》:“晚节黄花,不独刘公知之矣。”
须信苦尽甘来,~无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