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9:36:2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1:25:43
“悔之晚矣”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后悔的时候已经太晚了”。它传达了一种对过去决策或行为的懊悔,强调在事情发生后意识到错误或失误时,已经无法挽回的无奈和遗憾。
该成语出自《左传》,原文是“悔之晚矣”。在古代文献中,常用来形容因未能及时采取行动或做出明智选择而导致的后悔。这一成语反映了古人对时机把握和选择结果的重视。
“悔之晚矣”可以用于多种语境: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做出明智的决策和把握时机被视为重要的智慧。成语“悔之晚矣”提醒人们在生活中要珍惜机会,及时行动,以免将来后悔。这种思想在现代社会依然适用,尤其在面对重要决策时,常常作为警示。
这个成语常常引发一种无奈和惋惜的情感,提醒人们对过去的选择进行反思。它也让我联想到许多生活中的情境,比如在选择职业、感情或其他重要事项时,未能把握好机会而感到懊悔。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因为犹豫不决而错过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机会。事后我深感“悔之晚矣”,这让我更加明白在面对选择时,果断的重要性。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写:
月明点滴夜雨声,
往事如烟心难平。
回首已然悔之晚,
何必执念再追寻。
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对过去选择的回望与无奈。
在英语中,“too little, too late”可以与“悔之晚矣”相对应,表达因时机已过而无法挽回的遗憾。不同文化中都强调了把握时机的重要性,反映了人类对时间与决策的共同认识。
通过对“悔之晚矣”的学,我深刻体会到在生活中及时做出选择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对过去的反思,也是对未来的警示,让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谨慎和果断。这个成语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也具有重要意义,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的丰富内涵。
万一有奸邪叵测之情,陛下悔之晚矣!
《资治通鉴·唐纪》:“李林甫悔之晚矣,乃上表请罪。”
《后汉书·袁绍传》:“绍悔之晚矣,乃遣使诣曹操,请和。”
《汉书·王莽传》:“莽悔之晚矣,乃下诏曰:‘天下大乱,非一人之力所能制也。’”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悔之晚矣,乃引兵而东。”
《左传·宣公十五年》:“悔之晚矣,不可追也。”
小沛原非久居之地。今徐州既有可乘之隙,失此不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