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1:50:3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9:50:58
“山川震眩”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山川因震动而变得眩目”。它通常用来形容大自然的壮观景象或强烈的震撼效果。基本含义上,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自然景观的美丽和雄伟,或者是某种强烈的情感、思想带来的震撼。
“山川震眩”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或文学出处,通常被理解为一种自然现象的描绘,可能受到古典诗词中对山河壮丽景象的赞美影响。在古代文学中,山川常常被描绘为壮丽的自然景观,与人类的情感和精神状态相互交织。
“山川震眩”可以在多种场景下使用,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山川象征着自然的力量和美丽,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因此,“山川震眩”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人们对生命、情感的深刻感悟。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强调环保的重要性,提醒人们珍惜自然。
“山川震眩”带给人的情感反应往往是震撼与敬畏。它能够唤起人们对大自然的敬仰,也能激励人们追求更高的目标和理想。这种情感联想使得该成语在表达强烈情感时非常有效。
在一次旅行中,我站在一座高山之巅,俯瞰四周壮丽的山川,心中不禁感慨“山川震眩”,这种感觉让我更加珍惜自然之美,也促使我思考如何保护我们的环境。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使用:
山川震眩映朝霞,
天地共舞情怀洒。
心随云卷随风去,
梦里寻他千百下。
这首诗通过“山川震眩”描绘了自然之美与心灵的共鸣。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breathtaking scenery”,意指让人屏息的风景。尽管两者都强调自然的壮丽,但“山川震眩”更多地蕴含了文化和情感的深度。
通过对“山川震眩”的分析,我认识到语言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能力。这个成语不仅能描绘自然的壮丽,也能传达出人类对自然的敬仰和情感的震撼。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样的成语帮助我增强了表达的生动性和深度。
主客相搏,山川震眩。
《文选·陆机·文赋》:“山川震眩,心摇目眩。”
《文选·潘岳·西征赋》:“山川震眩,目不暇给。”
《文选·左思·吴都赋》:“山川震眩,神气飘忽。”
《文选·张衡·西京赋》:“山川震眩,视之无端。”
《文选·班固·西都赋》:“山川震眩,群生失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