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9:58:1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3:11:06
“热心肠”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心肠热情,形容一个人热情、善良、乐于助人。通常用来称赞那些关心他人、乐于为他人服务的人,带有积极的情感色彩。
“热心肠”的确切来源并不明确,但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中对“心肠”的理解。“心肠”本身指的是人的内心和情感,而“热心”则表示对某事物的热情和关注。这个成语可能是对这种情感的总结与升华,流行于民间和文学作品中,以反映人们对友好、善良品质的推崇。
“热心肠”通常用于描述人的个性,尤其是在文学作品、日常对话、演讲等场合。例如,在讲述一个乐于助人的人的故事时,可以说:“他真是个热心肠的人,总是帮助需要的人。”在演讲中,也可以引用这个成语来倡导社会责任感和互助精神。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热心肠被视为一种美德,反映了传统的“助人为乐”思想。在现代社会,尽管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但热心肠依然被广泛推崇,尤其是在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中,热心肠的人常常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热心肠”这个成语通常给人带来温暖和积极的情感联想。它不仅仅是对他人关心的描述,也让人想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和互助精神。在表达时,可以用它来传达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激励他人。
在我的生活中,曾遇到一位热心肠的邻居,她总是主动帮助周围的人,尤其是在我搬家的时候,她提供了很多实用的建议和帮助。她的行为让我深感温暖,也激励我在日常生活中多去关心他人。
在一个寒冷的冬夜,街头的灯光洒在大地上,透出几分温暖。小镇的每一个角落,都在诉说着热心肠的故事。她像一缕阳光,温暖着每一个孤独的心灵,正如冬天的花朵,在寒风中悄然绽放。
在英语中,可以用“warm-hearted”来表达类似的含义。两者都强调对他人的关心与爱,但在使用频率和文化背景上有所不同。在西方文化中,热心肠的表现常常体现在志愿服务和社区活动中。
通过对“热心肠”的学,我更加理解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与支持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更让我意识到传递温暖与关心的力量。热心肠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追求的品质,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影响他人,也能改变我们自己。
就是我热心肠与韦相公说了,韦相公也没本事去问他一声,看他一眼。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回:“我是个热心肠的人,见他如此,便道:‘你放心,有我呢。’”
《老残游记》第十一回:“老残是个热心肠的人,见他如此,便道:‘你放心,有我呢。’”
《聊斋志异·聂小倩》:“宁采臣是个热心肠的人,见她如此,便道:‘你放心,有我呢。’”
《儒林外史》第三回:“王冕是个热心肠的人,见他如此,便道:‘你放心,有我呢。’”
《红楼梦》第五十七回:“宝钗是个热心肠的人,见他如此,便道:‘你放心,有我呢。’”
她是一个典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