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55:0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1:29:08
“正言厉色”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用正直的言辞和严厉的面容。其基本含义是指以认真、严肃的态度和言辞进行劝说或批评,给人以严厉的警告和提醒。
“正言厉色”出自《论语·卫灵公》,其中有提到“子曰:‘君子之言,正而不阿;君子之色,厉而不懌。’”这句话强调了君子在言辞和表情上的严肃与正直,表达了对待事物应有的态度和原则。
该成语在多种语境下均可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正言厉色”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权威和教导的重视。在古代,长辈和上级通常以严厉的方式教育晚辈和下属,以达到传授知识和道德的目的。现代社会中,虽然教育方式逐渐多样化,但在某些场合,依然会使用这种方式来强调规矩和纪律。
该成语带有一种严肃和权威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责备、警告或认真对待某件事情的场景。它可能让人感到紧张,但也能够激发出对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在学上遇到过一次困难,老师以正言厉色的态度指出了我的错误,并给了我严厉的警告。这让我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也促使我更加努力学。
在一首描述师生关系的诗中,可以这样使用:“正言厉色传道理,心中明灯照前行。”
在英语中,“to speak sternly”或“to admonish”可以与“正言厉色”表达类似的意思,虽然在文化语境中,西方的教育方式往往更强调鼓励和支持,而非单纯的批评。
通过对“正言厉色”的分析,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对表情和语气的描述,更是对态度和原则的强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种成语的使用背景和情感色彩,有助于更好地传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目见正容,耳闻正言。
《资治通鉴·汉纪·武帝元狩元年》:“正言厉色,以谏其君。”
《后汉书·杨震传》:“正言厉色,以谏其君。”
《汉书·王莽传上》:“正言厉色,以谏其君。”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正言厉色,以谏其君。”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正言厉色,以告于君。”
贾宝玉去探访林黛玉,正赶上她在睡觉,就去推醒她,黛玉故意不去理他。宝玉突然想出一个主意,一本正经地给她讲扬州黛山林子洞耗子精偷香芋的故事,黛玉见他正言厉色,以为真有其事,后来才发现原来是在取笑她
黛玉见他说的郑重,又且~,只当是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