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6:57:2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12:28:14
“长江天险”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指长江作为一个天然的屏障,具有险要的地理特征和战略意义。它通常用来形容某个地方或区域的防守能力强,难以攻克,也可以引申为某个局势的复杂和棘手。
成语“长江天险”源于历史上对长江的地理和军事战略的重视。长江是最长的河流,其流域地势复杂,河道险迫,历史上许多战役都因长江的存在而变得复杂。特别是在三国时期,长江作为吴国的天然屏障,帮助其抵御了敌军的进攻。这种地理特征使得“长江天险”逐渐被用作形容险要的地理位置和防守的坚固。
“长江天险”可以在多种场景下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长江不仅是一条重要的水道,也是民族文化和历史的重要象征。它见证了无数历史,并塑造了沿岸的社会与经济发展。在现代社会,“长江天险”可以引申为对复杂局势的警示,提醒人们在面对困难时要保持警惕与应对策略。
“长江天险”让我联想到壮丽的自然景观以及历史的厚重感。它带有一种神秘而又严峻的情感,让人感受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重要影响。这种情感反应在我的写作和表达中,使我更加关注环境与人类历史之间的关系。
在我一次旅行中,亲身体验了长江的壮丽与险峻,站在长江边,感受着水流的奔腾与气势,深刻理解了“长江天险”这一成语的含义。当我与朋友讨论旅行经历时,便用“长江天险”来形容长江的地理特征和历史价值,引发了大家的共鸣。
在一首关于长江的诗中,可以这样写:
长江天险如刀锋,
波涛汹涌护疆城。
历史长河流不息,
英雄豪杰梦中行。
这首诗通过形象的描绘展现了长江的壮丽与历史的深远。
在其他文化中,也有类似的表达。例如,英语中可以用“natural barrier” 来描述天然的防御障碍。尽管表达方式不同,但本质上都强调了地理环境对军事和社会的影响。
通过对“长江天险”的学*,我深刻体会到地理环境在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性。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也增强了我对*历史和文化的理解。在语言学中,掌握成语的使用能够帮助我更生动、准确地表达思想。
南阳密迩中原,易以号召四方;又有长江天险,可以固守。
以为~不可突破,他们就押这个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