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0:59:3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0:20:52
“开宗明义”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打开宗旨,明确义理”。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在进行论述、讲解或写作时,首先要明确主题和主要观点,使人易于理解。这个成语强调了在表达思想时的重要性,即要清楚地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意图。
“开宗明义”源于古代的经典文献,最早见于《太原志》中的一段文字,强调文人或学者在撰写文章时需要明确主题。尽管具体的出处并不如某些成语那样广为人知,但其表达的思想在**传统文化中一直受到重视,尤其是在论述和辩论的场合。
“开宗明义”可以在多个场景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论述的清晰性被认为是学术严谨和逻辑思维的重要体现。“开宗明义”反映了古人对思维和表达的重视。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信息量的增加,能够快速、清晰地表达观点显得愈发重要,因此这一成语在现代交流中同样适用。
“开宗明义”给人一种理性、清晰的感觉,联想到逻辑思维和系统表达的能力。它也提醒我们在沟通时要有条理,避免让听众感到困惑。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常常需要撰写报告和进行演讲。“开宗明义”这一成语提醒我在开头部分一定要清楚地表达主题,这样听众才能更好地理解后续的内容。
不妨将“开宗明义”融入一首小诗:
在文字间游走,开宗明义,
理清思绪的线,直抵心底。
言简意赅,真理自明,
让每个字句,皆如星辰闪耀。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to get to the point”,意指直接切入主题。虽然表达形式不同,但都强调了沟通中的清晰性和直接性。
通过对“开宗明义”的学*,我更加意识到在交流中清楚表达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适用于学术领域,也适合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交流场合。掌握这一表达方式,能够提升我的沟通能力,使表达更加有效。
开,张也;宗,本也;明,显也;义,理也。言此章开张一经之宗本,显明五孝之义理,故曰开宗明义章也。
《宋史·艺文志》:“《易》曰:‘开宗明义,以立人极。’”
《文心雕龙·宗经》:“开宗明义,以立文之本。”
《汉书·艺文志》:“《易》曰:‘开宗明义,以立人极。’”
《史记·太史公自序》:“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而君比之于《春秋》,谬矣。余所谓开宗明义,非所谓作也。”
《左传·宣公十五年》:“开宗明义,先王之制也。”
在这~的第一信里,请你们容我在你们面前介绍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