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2:31:2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1:22:03
成语“不祧之宗”由四个字组成:“不”表示否定,“祧”意为更替、继承,“之”是结构助词,“宗”指的是家族或宗族。整体字面意思是“没有被更替的宗族”,引申为在学术、文化或思想上没有受到更替和替代的经典或流派。基本含义是指在某一领域中,某个思想或流派是没有被取代、仍然被尊重和承认的。
“不祧之宗”最早出现在《论语》中,虽然没有直接提及这个成语本身,但其意涵可以与孔子对于传统文化和经典的尊重相联系。该成语强调了对传统和经典的尊重,尤其是在文化、教育等领域,强调了传承的重要性。
在不同语境下,“不祧之宗”可以用于: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不祧之宗”反映了中华文化中对传统的重视。在**文化中,尊重经典、传承文化是一个重要的价值观。在现代社会,虽然有许多新的思想和文化涌现,但这一成语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历史和传统的重要性。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稳重和深邃的感觉,联想到过去的智慧和经验。它强调了根基的重要性,使人思考在生活和工作中,哪些传统和经验是不能被忽视的。
在我自己的学*过程中,很多经典的哲学书籍和文学作品对我的思想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曾经在一次讨论中提到,某些经典作品如《红楼梦》是“不祧之宗”,因为它们在**文化中占据了不可替代的位置。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不祧之宗”:
经典如星辰不灭,
文化之根,永恒不祧。
传承智慧,照亮心灵,
在历史长河中,永远流淌。
在英语中,类似的概念可以用“timeless classic”来表达,强调某些作品或思想的永恒性和不被替代的地位。这表明在不同文化中,经典和传统的重视是普遍存在的。
通过对“不祧之宗”的学,我深刻体会到文化和思想的传承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在语言学中,理解和使用这样的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表达,还让我更加关注和尊重那些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经典思想。
曾文正公略师班氏,其文规恢闳阔,遂崒然直哜两汉,况进于此者邪?故今断以马、班、韩、欧为百世不祧之宗云。
《宋史·礼志》:“不祧之宗,其祀也久。”
《后汉书·祭祀志》:“不祧之宗,其祀也久。”
《汉书·礼乐志》:“不祧之宗,其祀也久。”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曰:‘不祧之宗,其祀也久。’”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不祧之宗,其祀也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