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6:50:0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0:26:31
“一蹴而得”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一次蹬脚就能得到”。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事情在一次努力后就能够成功或实现,强调了事情的顺利和容易。通常用于形容成功来得非常迅速,不需要多次尝试。
“一蹴而得”源自于古代的军事和狩猎活动。古人打猎时,猎人只需一次蹬脚,便能迅速追上猎物,形象地表现了事情的顺利与快速。成语在《庄子》和《史记》等古典文献中都有所记载,传达了一种对简单成功的期盼。
这个成语可广泛应用于各类语境中,比如: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现代社会中,“一蹴而得”往往被用来批判一些人对成功的误解,认为只要努力就能快速成功。实际上,很多成功都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与努力。因此,该成语在当今社会也提醒人们要有耐心和恒心。
“一蹴而得”给人的情感反应常常是期待与向往,同时也有一些无奈的情绪。它让人联想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激励人们在追求目标时要有长远的眼光。
在我的学习过程中,曾对某一课程抱有“一蹴而得”的期望,然而经过多次尝试和努力,最终才逐渐掌握了知识。这让我明白,成功往往需要时间和坚持,而非简单的瞬间实现。
在写作中,我尝试融入“一蹴而得”: “在那片神秘的森林深处,有一位勇敢的探险者,他的每一次探险都如同一蹴而得,快速而果断,然而他深知,真正的成功却是数以千计的冒险和挑战的积累。”
在英语中,类似于“一蹴而得”的表达可以是“overnight success”,虽然意思相近,但“overnight success”往往隐含着对背后艰辛努力的忽视,强调表面的迅速成功。因此,在不同文化中,成功的理解和表达有着细微的差别。
通过对“一蹴而得”的深入理解,我认识到在生活和学习中,尽管有时会希望事情能够快速解决,但真正的成功往往需要时间与努力。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使我在追求目标时更加理性和耐心。
现在,他们认为胜利不能一蹴而得,必须用持久战。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晋侯一蹴而得,斩其将。”
《清史稿·曾国藩传》:“国藩一蹴而得,斩其将。”
《明史·戚继光传》:“继光一蹴而得,斩其将。”
《资治通鉴·唐纪》:“李靖一蹴而得,斩其首。”
《宋史·岳飞传》:“飞跃马一蹴而得,斩其将。”
做事情不可能都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