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03:3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3:35:31
“犀角烛怪”是一个汉语成语,由“犀角”和“烛怪”两个部分组成。字面意思是用犀牛角照明,照出鬼怪。它比喻用某种特殊的方法揭示问题的真相或本质,尤其是一些难以看到或理解的事物。
该成语出自《太原志》,原文提到用犀角作为照明工具,可以看见平常看不见的东西。成语的形成与古代人们对鬼怪等不可见事物的恐惧和对真相的探求密切相关。
“犀角烛怪”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鬼怪和神秘事物常常被用作隐喻,象征未知和恐惧。成语“犀角烛怪”反映了人们对真相的渴望和对未知事物的探索精神。在现代社会中,该成语适用于各种领域,尤其是科学研究和社会调查中,强调揭示真相的重要性。
“犀角烛怪”让我联想到在生活中常常需要探寻真相与本质的过程。它提醒我们,不应停留在表面,应该深入挖掘事物的内涵。这种探索的精神在面对困惑和挑战时显得尤为重要。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遇到复杂问题时,常常会想起“犀角烛怪”。例如,在团队讨论中,有时大家对一个项目的看法不同,我会尝试引导大家深入探讨,揭示问题的核心。
在一首诗中,我尝试将“犀角烛怪”融入其中:
夜深人静灯下影,
犀角烛怪照心声。
真相浮现如水月,
照亮前路隐情生。
在其他文化中,揭示真相的类似表达有很多。例如,英语中的“shed light on”意为“阐明某事”,与“犀角烛怪”在揭示真相的意义上相似。然而,文化背景和具体用法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犀角烛怪”的学,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探索真相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在语言表达中富有表现力,更能激励我们在生活中不断追求真理。在学语言的过程中,掌握这样生动的成语,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提高沟通的有效性。
《梦溪笔谈·象数一》:“犀角烛怪,天文昭然。”
《宋史·天文志》:“犀角烛怪,星象分明。”
《太平广记》卷四百五十六引《异闻录》:“犀角烛怪,夜光射人。”
《文选·张衡·西京赋》:“犀角烛怪,神光赫赫。”
《晋书·天文志》:“犀角烛怪,星辰焕烂。”
东晋时期,温峤来到牛渚矶,见水深不可测,传说水中有许多水怪。温峤便点燃犀牛角来照看,看见水下灯火通明,水怪奇形怪状,有乘马车的有穿红衣的。温峤晚上梦见一人恶意责怪不该用犀牛角火照。第二天因牙痛拔牙而中风,回到镇上不到十天就死了
鲁迅先生诗歌的深刻,有如~,使社会上的一切“怪物”都现了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