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5:04:0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0:56:46
“心焦如焚”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心情焦虑得像被火焚烧一样。它形容人的内心极度焦虑、烦躁,常用于表达对某种事情的迫切关注和担忧。
该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学作品,主要反映了人们在面临紧急或重大**时的心理状态。在《左传》及其他古典文献中,常有类似的描述,表达内心的焦虑与不安。虽然具体的出处不易追溯,但“心焦如焚”可以看作对人类情感的一种普遍描绘。
“心焦如焚”常在以下几种语境中使用:
在*文化中,焦虑常常与责任感、忠诚和对他人的关心相联系。现代社会中,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面临的压力增大,“心焦如焚”这一成语在日常交流中变得更加常见,尤其在谈论工作、学压力或家庭责任时。
“心焦如焚”一词常让我联想到人们在面对重要抉择或突发**时的无助与不安。这种情感常伴随着对未来的担忧,也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他人的关切。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历过一次面试前的焦虑。那时我对结果非常关心,心中充满了不安,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想着是否能够顺利通过。这让我体会到了“心焦如焚”的真正含义。
在一个故事中,可以这样描写: “夜幕降临,窗外的风声如同万千低语,张明坐在书桌前,心焦如焚。他思绪万千,明天的面试如同一道无法逾越的高墙,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在英语中,有一个类似的表达是“burning with anxiety”,它传达了同样的情感状态,强调由于担忧而感到的内心煎熬。这种表达在不同文化中都能找到对应的情感表达,这显示了焦虑作为人类共通的情感体验。
通过对“心焦如焚”的学*,我更加理解了焦虑和担忧在生活中的普遍性。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也帮助我在表达情感时更加精准。它提醒我在生活中,要学会管理情绪,保持内心的平静。
中丞此时心焦如焚,听了薇园的话,便叫人到历城县去,交待打听几名好医生来。
《金瓶梅》第二十三回:“西门庆听得这话,心中焦如焚,急忙问道:‘怎么了?’”
《西游记》第三十四回:“孙悟空听得这话,心中焦如焚,急忙问道:‘师父,你这话怎讲?’”
《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孔明闻言,心中焦如焚,忙问:‘主公,此话怎讲?’”
《水浒传》第三十九回:“宋江听得这话,心中焦如焚,急忙问道:‘兄弟,你这话怎讲?’”
《红楼梦》第五十七回:“宝玉听了,心中焦如焚,忙问:‘怎么了?’”
田先生已~,听见了这些话,也不问是谁,严正地呵斥道:‘人家危险的时候,你们还说这样的冷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