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41:0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2:53:59
“人才难得”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人才难以得到”。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优秀的人才非常稀少,不容易获得,强调了人才的重要性和珍贵性。
“人才难得”的具体来源并不明确,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人才的重视。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和政治家都曾表达过对人才的渴求和欣赏。例如,诸葛亮在《出使南中表》中提到“人杰地灵,各领风骚数百年”,显示出对人才的珍视。
该成语常用于以下场景: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人才一直被视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古代的“士”阶层被高度尊重,人才的稀缺性常常导致“重士轻农”的社会现象。在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企业和组织更加重视人才的挖掘和培养,因此“人才难得”这一成语在现代职场中依然适用。
“人才难得”给人的情感反应是珍惜与渴望,联想到对优秀人才的仰慕和对未来发展的期待。这一成语在表达对人才的重视时,也反映出一种紧迫感,促使人们更加努力去发掘和培养人才。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我曾遇到一位非常优秀的老师,他不仅学识渊博,还善于引导学生思考。每当我想到他时,总会感慨“人才难得”,因此我也更加努力地向他学,希望能成为像他一样的人才。
在一个古风小故事中,可以这样描绘: “月光洒在庭院中,老者抚琴而坐,忽忆当年。‘天上有云,地上有风,人才难得,犹如凤求凰。’他感叹,若能再寻得一位知音,何其幸也。”
在英语中,有一个类似的表达是“scarcity of talent”,强调人才的稀缺。不同文化中对人才的重视程度虽有所不同,但普遍都存在对优秀人才的渴求和赞美。
通过对“人才难得”的学*,我深刻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以及在生活和工作中应如何珍惜和培养人才。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让我在思考和交流中更加注重对优秀人才的识别和重视。
首择辅臣,次求法从,知人才之难得,采虚名而用。
《资治通鉴·唐纪·太宗贞观元年》:“太宗曰:‘人才难得,吾子何以教之?’”
《后汉书·班彪传》:“彪曰:‘人才难得,吾子何以教之?’”
《汉书·王莽传上》:“莽曰:‘人才难得,吾子何以教之?’”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人才难得,吾子何以教之?’”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人曰:‘人才难得,吾子何以教之?’”
一则也是他福至心灵,处处懂得巴结;二则也是~,近来居然升了二买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