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9:51:3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3:39:43
“狐群狗党”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指狐狸和狗的群体。基本含义是形容一些不正派的人聚集在一起,互相勾结、相互扶持,通常用以贬低某些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
该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中,原文是“狐群狗党,皆为禽兽”。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人对于狐狸和狗的负面看法,狐狸常被认为狡猾,而狗则被视为卑贱。成语的使用体现了对某些团体或个人的不屑与批评。
“狐群狗党”可以用于描述政治圈的各种小团体、商业活动中的利益集团,或者在生活中形容一些不良的朋友圈。例如,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可以通过描绘“狐群狗党”的行为来揭示社会的不公与腐败。在日常对话中,人们也常用这个成语来表达对某些小团体的不满。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狐群狗党”在**文化中,常常用来形容那些道德败坏的团体,反映了人们对诚信与道德的重视。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依然适用,尤其在对待一些不良团体或行为时,能够有效表达对社会风气的担忧。
提到“狐群狗党”,我常联想到社会上的阴暗面,以及那些不择手段追求个人利益的人。这个成语让我警惕在生活中要选择正直的朋友和团队,避免与不良分子为伍。
在我曾经的工作经历中,遇到过一些同事形成了“狐群狗党”,他们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利益,并影响了整个团队的氛围。这使我更加意识到团队的道德和价值观的重要性。
在某个小镇上,狐狸与狗本是天敌,却因利益而聚集,形成了一股“不和谐”的力量。村民们感到恐慌,纷纷逃避,生怕被“狐群狗党”卷入。最终,正义的力量将这些阴暗的势力驱逐出境,村庄恢复了宁静。这个故事恰好反映了“狐群狗党”的危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意指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不过,“狐群狗党”更多强调的是不良的道德品质,而英文的表达则相对中性。
通过对“狐群狗党”的分析,我意识到这个成语不仅反映了人际关系中的复杂性,也提醒我们在选择朋友和团队时要谨慎。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的警示意义,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的道德标准。
咱若不是扶刘锄项,逐着那狐群狗党,兀良怎显得咱这黥面当王!
《喻世明言》卷三十三:“这厮们都是狐群狗党,不打不招。”
《警世通言》卷二十一:“这厮们都是狐群狗党,不打不招。”
《醒世恒言》卷二十三:“这厮们都是狐群狗党,不打不招。”
《金瓶梅词话》第十八回:“你这厮们,都是狐群狗党,不打不招。”
《水浒传》第十六回:“这厮们都是狐群狗党,不打不招。”
在哥哥这几年在外头相与的都是些什么人!连一个正经的都没有,来一起子,都是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