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3:59:4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8:16:33
“蓬头历齿”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形容头发蓬乱、牙齿暴露。它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外表邋遢、不修边幅的样子,传达出一种不拘小节或不在乎外表的态度。
该成语出自《诗经·小雅·南有嘉鱼》,原文为“南有嘉鱼,烝然罩罩;蓬头历齿,言之不详。”这里的“蓬头”指的是头发散乱,而“历齿”则是形容牙齿外露,整体上描绘了一种不拘小节的形象。这个成语在后来的使用中逐渐演变为形容人的外表邋遢。
“蓬头历齿”可以用于多种场合: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个人形象与社会地位、个人修养密切相关。蓬头历齿的形象常常被视为不修边幅、不求上进的表现。在现代社会,特别是在职场中,整洁的外表被视为专业素养的一部分,因此该成语在现代语境中也常被用来警示人们注意形象。
“蓬头历齿”这个成语给人一种略带轻松和幽默的感觉,很多时候在描绘某个人时,听者可能会联想到自己的朋友或家人,同时也能引发对个人形象的反思。它提醒人们,尽管内在品质重要,但外在形象也不可忽视。
在我的生活中,曾有一次因为赶时间出门,结果变得蓬头历齿,见到了一个重要的客户。虽然谈话很顺利,但我意识到外表的重要性,之后我开始更加注重自己的形象,尤其是在重要场合。
在一首描写生活琐事的诗中可以这样写:
“晨光初照蓬头乱,
忙于事务无暇怜。
历齿微露言未尽,
待到闲时再理妆。”
在英语中,有类似的表达如“scruffy”或“unkempt”,用于形容一个人外表邋遢。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其背后的含义和社会影响相似,强调了外在形象的重要性。
通过对“蓬头历齿”的分析,我意识到这个成语不仅是对外表的简单描述,更是文化价值观的反映。在日常交流中,使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语言表达,同时也提醒自己注意外在形象的重要性。这对我的语言学*和表达能力提升有着积极的影响。
其妻蓬头挛耳,齞脣历齿。
东汉时期,光武帝刘秀下诏让在王莽时期弃官不做的王霸重新做官,王霸坚决不同意,与他同郡令狐子伯是好朋友。令狐子伯的儿子当上了功曹,前去拜访王霸。王霸见自己的儿子跟着他一样从事农活蓬头历齿的样子,心中有愧,觉得对不起儿子
鹤发鸡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