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34:4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6:47:34
成语“吊儿郎当”由“吊儿”和“郎当”两个部分组成,字面意思是形容一个人懒散、无所事事,态度轻佻,给人一种不靠谱的感觉。它通常用来形容那些不认真、不负责任的人,或是做事不专心、不用心的人。
“吊儿郎当”最早的记录出现在清代的文学作品中,尤其是在民间口语中广泛流传。具体的起源尚无明确的文献记载,但有说法认为它与古代一些轻松、随意的生活态度有关,反映了当时社会某些人群对待生活和工作的态度。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吊儿郎当”在**文化中反映了一种对责任和认真态度的重视。在现代社会,随着竞争的加剧,尤其是在职场中,越来越不被接受。它的使用常常带有贬义,提示人们珍惜时间和机会,认真对待工作和生活。
这个成语通常带有负面情感,联想到懒散和无所事事的形象。它提醒人们认真对待生活和工作,反映出对责任感的重视。使用这个成语时,往往伴随着失望、批评的情感。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有一位同学总是吊儿郎当,不认真准备学期项目,最后导致项目成绩不理想。这让我意识到,懒散的态度不仅会影响自己的表现,也会影响团队的整体成绩。
在一个小故事中,可以这样描述: “在一个小镇上,住着一个吊儿郎当的年轻人,他总是游手好闲,梦想着有一天能成为一名成功的艺术家。可他从不动手创作,直到有一天,他发现自己已错过了许多机会,才意识到,梦想需要付出努力才能实现。”
在英语中,有类似“laid-back”或“slacker”的表达,虽然它们的语境和内涵可能略有不同,但同样传达了轻松、懒散的态度。在不同文化中,对这种态度的接受程度和评价也各有差异。
通过对“吊儿郎当”的学,我深刻理解到,认真和责任是成功的重要因素。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提醒我注意用词的严谨性和表达的准确性,同时也让我对生活的态度有了更深的反思。
正说着,石岜吊儿郎当走进后台。
《老残游记》第十三回:“他那吊儿郎当的神气,实在叫人看不惯。”
《官场现形记》第十八回:“他平日吊儿郎当,谁也不放在眼里。”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六回:“他那吊儿郎当的样子,叫人看了又好气又好笑。”
《儒林外史》第二十三回:“那人吊儿郎当的,也不理会。”
《红楼梦》第五十七回:“贾母笑道:‘你这孩子,吊儿郎当的,倒也有趣。’”
你不能总是这样吊儿郎当的好不好?